营造好睡眠环境,隔音和遮光最重要
1、一、良好的卧室环境有助优质睡眠1、隔音效果差是影响睡眠的首要因素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衰老期的到来。在临床诊断上:病人的外在表现是整个人情绪不好,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很大;最常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经性损伤和毛细胞损伤,很难对其进行修复。2、太强的光线不利于好睡眠 在睡眠状态下,暗光能够促进睡眠,过强的光线会令人难以入睡。研究发现,强光还能够刺激人的视网膜,使其产生神经冲动,从而诱发大脑的异常活跃,无法入眠。如果一个人连续三天在强光的照射下睡眠,就会产生神经系统紊乱,常时间如此,会引起失眠甚至精神失常。 所以,黑暗环境最有利于睡眠,如果不能适应黑暗环境,那么就选择比较暗的光线环境。3、环境温度对睡眠的影响(1)人体自身的温度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6℃至37℃之间,保证正常的体温也是良好睡眠的前提。(2)天气温度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睡眠夏季气温过高,机体表面潮热,会令人烦躁、失眠。冬季过于寒冷,就会令人神经兴奋,而导致失眠。研究表明,人处于21℃至24℃的环境中,使人感到舒适,更有利于睡眠。中医养生学指出:“栖息之室,必常雅洁,夏则虚敞、冬则温密。所以,恒温的条件下休息,才是睡眠养生的好方法。4、环境湿度应避免太湿或太干 还有一项可能会影响睡眠舒适度的因素就是“湿度”。湿度不会直接影响睡眠,它通常会改变个人主观的身体感受,进而干扰整体的睡眠品质。 睡眠环境的最佳湿度50%~65%,现代人通常可以利用空调、自动除湿机、或是冷暖气机来调整室内的湿度,避免环境中有太湿或太干的情形。另外,穿着吸汗性佳的睡衣也有助于身体周围适宜湿度的维持。05睡眠空气环境:清新的空气有助于提升睡眠品质 卧室内空气要尽量保持流畅,因为空气不流通容易产生异味、闷热感、甚至降低室内的氧气浓度,会让人产生不舒适的感觉。藉由打开窗户产生空气对流,或是利用空气清净机维持室内空气的清净,对提升睡眠品质有绝对的帮助。尤其是有呼吸系统问题的患者,笔者建议更应该要注意睡眠环境的空气畅通。
2、二、被窝环境也不容忽略 被窝中的小气候是否舒适,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睡眠质量。但是,被窝的温度与湿度对人的影响更为关键。01、被窝湿度 被窝内的湿度也直接影响睡眠时的感受。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舒适。但人在睡眠中因汗液蒸发,被窝湿度常常会高于60%,因此平时在睡眠时一定要注意调整被窝的湿度。02、被窝温度一般来说,最适宜人人睡的被窝温度应在32~34℃左右。在冬季里,一般室内被窝的温度都远低于体温,而在睡前应采取适当的预热措施,以免人体在接触被窝后的一段时间内,皮肤受到寒冷的刺激,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影响入睡。冬季卧床前先用电热毯或热水袋暖一下被窝,使被窝的温度提高高到32℃以上,但不能超过35℃。温度控制既可凭手感,也可用体温表测量(注意,体温表的感应部分不能触到手或肌肤)。03、被子的选择选择薄厚适中的被子,一般以3千克为宜。被子过轻,达不到隔热、保暖的效果;而被子过重又会压迫胸部,导致肺活量减少,易做噩梦。04、睡衣的选择睡衣要选择薄厚适中、面料柔软的衣服。棉织品对皮肤无刺激、吸湿性强,为最佳选择。此外,睡眠时把两臂伸出被外,对降低被窝湿度也是有利的。但要注意防止臂、肩部受凉,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或肩、臂关节炎患者更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