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用为本” 做好事业单位人才工作

2025-04-17 12:58:42

坚持“以用为本” 做好事业单位人才工作摘 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用为本则是人才发展的核心。文章在阐明“以用为本”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针对事业单位选人用人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瞀闩程狨从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理念和完善人力招聘、人才评价、人才选拔使用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以用为本;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发展要坚持"以用为本"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在人才工作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更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事业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 “不够用”、“不适用”、“不能充分使用”等问题,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如何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他们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发挥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一、事业单位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2009年数据统计,中国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在职人员3000多万人,离退休人员900多万人。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部门。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于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等原因束缚,使事业单位人才问题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不够用。虽然人才总体规模比较大,但整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及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二是人才不适用。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发展、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表现在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以及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三是人才不能充分使用。用人单位“重引进、轻使用”、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人才缺乏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条件,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要解决上述人才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新理念,对于研究人才管理机制,解决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二、充分认识“以用为本”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以用为本”思想理论创新、内涵丰富。“以用为本”的“本”指的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指的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做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以用为本”就是要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以用为本”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和发展问题上的高度重视,为人才工作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坚持“以用为本”是促进人才成长的根本途径。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价值在于使用。人的学识、本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工作实践获取的。作为个体的人,只有越用越聪明,越用能力越强,越用成长越快,从整体上讲,人才越用就越多,越用越有价值。“以用为本”理论的核心就是用好用活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坚持以用为本是促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邓小平同志在干部选拔问题曾一再强调“我们要打破老框框,不要按老规矩办事,要敢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破格选拔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人才的竞争就是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竞争。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以用为本的发展方针放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就是要求通过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三、坚持“以用为本”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要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管理观念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才价值的根本就是使用,同时在使用中获得价值的认定和发展。事业单位转变以往重学历资历、论资排辈等错误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把用好用活人才作为搞好当前人才工作的根本准则,彻底解决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要转变人事管理观念,打破身份管理,逐步实现岗位管理,建立以事设岗、以岗设人的用人制度,通过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解决人事管理中存在的人才不适用、不够用、不能充分使用等问题,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二)坚持以用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以事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能任务、发展目标和现有岗位空缺情况,科学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和招聘计划,明确招聘岗位条件;本着学以致用,“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根据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确定公开招聘考试、考核的内容,注重实用性;建立健全高层次紧缺人才的招聘机制,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通过专门的考核办法,引进优秀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解决人才不够用问题。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指导原理就是“要素有用原理”,它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即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关键在于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和作用的环境与条件。要灵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积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从实践中发现人才,以群众认可、注重实绩、德才兼备的要求评价人才,通过运用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科学测评方法,破除各种认识上的偏差和心理误区,看资历、学历,更要注重能力,从工作业绩和德能表现评价人才,解决人才不适用问题。三是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人才的选拔使用,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善于捕捉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利用,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提供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使位得其人,人适其位。引入正当的竞争机制,完善科学、合理、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将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提拔任用到关键岗位,积极开展专家型优秀人才的推荐和评选活动,优先给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提职晋级,通过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平台,使“英雄有用武之地”,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解决人才不被充分使用的问题。四是完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及时、合理、充分的激励与认可,是激发人才释放潜能的催化剂。要建立和完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上,要提高优秀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以国家全面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为契机,建立完善以落实岗位责任、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绩效工资与业绩相挂钩,配套采用灵活多样的福利形式,确保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待遇。在注重物质激励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激励。要对人才的创造性劳动及成果要及时给予恰当、公正的评价和认可,采用表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职务职称等激励手段,使其得到组织内外的尊重和认同,有效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兴旺、事业发达。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