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个人的执行力
1、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人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只有忠于自己的岗位,敬重自己的本职,才会高度认可自己的工作,才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初来公司时,父亲一再嘱咐:“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干一行,爱一行,要知道,行行都能出状元。”转眼三年过去,工作岗位变动了两次,但无论在何岗位上,父亲的这句话总是伴我在繁杂的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爱岗敬岗、严肃执行的工作心态。
2、懂得服从、乐于奉献。在接受上级交予的任务时,不要抱怨推诿、迟疑,也不要找过多借口与理由,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接受、服从、义无反顾的尽心完成。同样忘我的奉献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没有服从就不会执行,不懂奉献就不会尽责。因此,当我们听到命令时,我们只能有一个念头: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3、自动自发、自我监督。如今,常听到一些抱怨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工作太复杂,理不清头绪。其实,这都是执行力不强的一种表现。时间对每人都是一样地,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不是工作难度有多大,也不是时间多紧迫,而是没有对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做详细规划,不催不动,催催就动,如果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那么我相信,最终将一事无成。无意间将学生时代的复习计划用在工作中,我发现同样“得心用手”。 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先将当天要做的工作逐项列到工作笔记上,根据时间要求标注先后,一天下来,完成几项,未完成几项,进展到了何种程度都要一一记下。临时性的新任务,能短时间完成的,决不往后拖。这样,工作起来就有了方向和动力,而不致于盲目地去工作。同时,自动自发不能扮演“双面派”,领导在身边,“废寝忘食”,领导不在,就“逍遥自在”。靠旁人督促,只能是勉强完成工作,做好只是空谈。只有坚持“主动去做”的工作理念,不断激励自己,约束自己,那么任何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出色完成。
4、勇担职责、自我提升。人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人,如果抱着“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所有的工作都将得不到很好地落实。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往往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当你将工作推给他人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快乐和信心转移给了他人。曾经我也为自己额外增添的工作发牢骚,对面师傅的一句话解散了我心头的乌云:安排你来做这项工作,说明领导对你的信任,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做好。此话让我深感愧疚的同时也豁然开朗,工作起来仿佛注入了无穷的动力,暗暗下定决心尽全力做到最好。想想工作完成后对自我肯定的那种成就感,即使工作过程中付出百倍的艰辛也让我忙的“不亦乐乎”。
5、及时行动,绝不拖延。如今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存在拖延的习惯,如果存心拖延、逃避,那么就能为工作没完成找到千千万万的借口,而应该按时完成的理由却少之又少,这其实是一种惰性的体现。对付惰性,就要不让惰性出现,当头脑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的想法时,立马打住,坚信“我一定可以”,一旦决定,马上行动,让惰性无机可乘。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所以,做一名高效执行者,必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6、关注细节、追求卓越。环顾我们周围,愿把小糙怍牢莱事做细、做完美的人太少,“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大概”、“应该”、“可能”成了他们的常用词。正如此,许多重大决策成为纸上谈兵,许多宏伟的目标变为海市蜃楼。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把一件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工作中每次完成一个计划、方案时,如果一遍遍翻阅、检查,不断改进计划、方案中的不足与漏洞,并注入更好的思路与想法,那么我们的计划、方案就会更加细致、严谨。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日常工作中,当我们遇到无先例可循的新问题、新情况时,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克服顽固僵硬的思维方式与保守狭隘的条条框框,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