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连环追问”培养宝宝的思维能力
苏格拉底:让我们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首先,虚伪归于哪一行?
欧谛德谟:归入非正义一行。
苏格拉底:偷盗、欺骗、奴役等等应归于哪一行?
欧谛德谟:应归于非正义一行。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将军必须惩罚那极大地损害其国家的敌人,他战胜了这个敌人,而且奴役他,这对吗?
欧谛德谟:不能说不对。
苏格拉底: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如何呢?
欧谛德谟: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好吧,那就来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勇气,处于分崩离析之中,如果他告诉他的士兵,生力军即将来增援。他欺骗了战士们,使他们鼓起勇气,取得了胜利。这种欺骗行为如何理解呢?
欧谛德谟:也算是正义的。
苏格拉底: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他父亲欺骗他说药好吃,哄他吃了,他的病因而好了,这能算欺骗吗?
欧谛德谟:也应划到正义一边。
苏格拉底:假定有人发现其朋友发了疯,因怕他自杀,就偷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欧谛德谟:应该算是正义。
苏格拉底:你不是说不能欺骗朋友吗?
欧谛德谟:请让我把所有的话全部收回。
其实谈话依然可以继续,几乎可以无休止的继续,不过可怜的欧谛德谟已经战意全无,缴械投降。苏格拉底并非有意使人难堪,而是借由对方提供的素材和分析思路去进行追问,对方在不断修正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思维就得到进步。
点妈无意于和伟人相较,可是提问的确应当被家长和教师所重视。一次和一位家有年龄相仿宝宝的妈妈聊天,妈妈喜滋滋的说孩子开始会说三字经了,我慨叹的说,我家孩子不肯背,因为他总是追问是什么意思,你说了三个字,他就问三句话,古文本身就是高度凝练化的,也经历了字义转换,即使我再解释点点也不太听懂,于是作罢。正说着呢,对方妈妈竟然说,你家宝宝已经会问问题了,我家还不会呢。她紧接着褒奖到:那表明你家宝宝思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家宝宝还不会问问题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孩子会问问题表明孩子有求知欲,想弄懂它,这多么难能可贵啊!
那位妈妈又接着担忧的说,我家还不会问问题怎么办呢?
我想了想说,那你就问她吧!
家长要学会不断的问宝宝问题,通过不断的提问点点给了我很多惊喜。
路遇建筑工地,我跟点点说,你看这是个建筑工地,房子已经改好了,可是窗户还是一个个的洞,工人叔叔还需要干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需要调动很多的常识,然后才能回答精准,结果点点肯定的说:还要安玻璃门。
你在做什么啊?你觉得这个像什么?你选哪一个?这样的常见问题在我们母子间更是家常便饭。
有的家长说,孩子喜欢问问题,而且有的时候是重复问,无意义追问,弄得家长不厌其烦,失去耐心,家长要切记无论孩子问什么问题总不能出现粗暴态度,因为这是对孩子提问积极性的最大损伤,弄得孩子觉得提问很没意思,如果你想让孩子具有一些思辨的品质,就一定要对宝宝的各种提问耐心。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点点重复问的时候我就会说,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啦,你别再问啦。他马上就会觉得理亏而闭嘴。以后这种情况就会很少了。
因为总是对点点的提问耐心,所以我问问题的时候点点也是很够意思的逐一回答,然后得到我的各种反馈,当然多数都是惊叹,假装的或者真实的都有。遇到我不专心听他的问题的时候点点会跑过来重复问题并且加上一句:我在问你问题呢,你没听见啊!所有我射出去的箭都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