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中如何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
1、理解文章开头的作用: 1、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记叙文); 2、开篇点题,提出中心(中心论点);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2、理解文章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2、篇末点题,提出中心或中心论点; 3、总结上文,提出倡议,发出号召。
3、一句话或一段话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是: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4、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小毡鹭跞锞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用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5、“这”、“它们”等指代什么: 1、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6、拟写标语题: 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7、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 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③总结全文的句子; 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1
阅读量:55
阅读量:92
阅读量:46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