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为什么不保本啦

2025-03-27 03:54:17

啥叫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在百度百科里这样的:“所谓保本基金,是依宏氽墓指在基金产品的一个保本周期内(基金一般设定了一定期限的锁定期,在中国一般是3年,在国外甚至达到了7年至12年),投资者可以拿回原始投入本金,但若提前赎回,将不享受优待。 这类基金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投资者或是在未来股市走势不确定的情形下,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品种,既可以保障所投资本金的安全,又可以参与股市上涨的获利,具有其特定的优势。 如果不考虑通胀压力的话,保本基金基本是无风险概念。” 没毛病呀,广大基民不就是想养这样式的鸡吗?既能保证本金平安,又能获取高额收益,旱涝保收、孤独求败。可惜的是,这样式的好基将成为过去式与基民永别。广大基民能弱弱的问一声为什么吗? 保本基金改名字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为避免投资者形成对此类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此次修订中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相应地,《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名称调整为《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别以为只是改个名字、换个叫法这么简单。名字既然改了,那么内容肯定也就改了。内容都改了,那么原来的保本基金还会保本吗?保本?悬了?干脆不保本啦!为什么改名——风险 监管部门注意到保本基金存在有关问题,潜在一定风险。 一是保本基金保障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已发行的保本基金均采用连带责任担保的保障机制,担保机构有权无条件向基金管理人进行追偿,基金管理人实际对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投资本金承担保本清偿义务。二是保本基金保本投资策略可能失效的问题。部分保本基金为提高收益率,投资运作不够稳健,存在降低等级信用债纳入稳健资产投资范围、剩余期限错配、风险资产放大倍数过高等情况,使得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三是保本基金快速膨胀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保本基金数量、规模不断快速增大,尤其是部分基金管理人大量集中发行保本基金,若出现到期亏损且无法赔付的情况,容易损害持有人利益。 看这些风险,多凶险呀!看着看着我等小基民都为基金大佬们捏一把汗,他们多不容易呀。 虽然我们也懂,市场遇到极端情况会超出基金公司计算的模型发生亏损;保本,只是基金公司为了名誉自掏腰包进行保本;市场化就是应该不保底的,没有刚兑的。 可是、但是、那什么,我养你的鸡就是因为你告诉我:你的鸡和别人的不一样,你的鸡到期不亏钱,就算亏钱了,你们也会把亏的钱给我补上——这才叫保本!不然,我为什么要买你的鸡? 确定了——不保本啦!《意见》的内容作了以下修订: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完善对避险策略基金的风控要求;限定避险策略基金规模上限,防范相关风险;完善基金管理人风控管理要求。此外,为做好新旧规则衔接,《意见》明确对避险策略基金依照“新老划断”原则进行过渡安排,存续的保本基金仍按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运作,无须变更基金名称,但在保本周期到期前不得增持不符合规定的资产、不得增加稳健资产投资组合剩余期限、不得增加风险资产放大倍数等;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当符合《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的规定,调整产品保障机制,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符合的应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予以清算。 确定了。 保本基金将与这个市场诀别,也许不是永远,但是没有人知道永远有多远。我们亲爱的鸡民们,珍惜你们手中持有的每一只保本基金吧,他们将到期一个,消失一个。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