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核算方式
1、例如制造部门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看出某产品的成本过高,应及时将信息传达给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采购部门重新检查采购渠道,尽量降低原料成本;销售部门则应适当提高产品定价。同理,如果销售部门通过核算表发现某种产品已经没有销路,应及时反馈给制造部门。一旦信息反馈不及时,就容易造成产品积压。
2、试想,如果只有财务部门在做核算表,等到各部门把数据报给财务部门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信息发出的第一时间,势必会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决策不及时尚可补救,但如果各部门都没有对核算表采取足够的重视,表上的数据只是敷衍了事,甚至是不真实的,那么极有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
3、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性极强,非财会专业的人确实很难掌握。基于这样的思考,“只要实现销售额的最大化和经费开支的最小化,那么两者之差的利润就能最大化”。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都是简洁明了的,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掌握。“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作为经营原则被沿用至今,同时它也是单位时间核算制的的基础。
4、根据经营数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让所有成员都掌握每天的经营实况,能帮助经营者即时作出决策。经营会计只是一种报表,即是每日单位时间效益核算表。通过经营报表的分析, 提供经营报表的及时性,在经营会计报表中才体现出即时性。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点在于经营会计具有真实的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组合。
5、会计并不难,只要始终遵循“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的原则,努力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尽最士候眨塄大的努力压缩经费开支,最后得到的单位时间附加值就越接近最大。而只有通过单位时间核算表,才能让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清楚地了解如何提高销售额、是在哪里及怎样发生的经费开支。单位时间核算制是“销售额最大化、经费最小化”这一经营原则的落地工具,同时又为其提供数据支持,它原理简单、易于操作,而所起的作用也很大。作为经营者,要清楚明白地向员工讲解,消除员工的畏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