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审计规则
1、把握审计理念的变化 旧准则遵循“把审计程序执行到位”这一简单的审计理念,新准则强调的是在“把审计风险控制到位”的前提下“把审计程序执行到位”的综合审计理念,这是新准则最重要、最根本的变化。旧准则下,CPA最主要的审计任务就是完成审计程序,使得CPA只注重审计程序的履行,忽视了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新准则明确规定风险评估是CPA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CPA应当针对评估的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CPA学习新准则一定要树立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在审计实务中时刻以防范审计风险为重要前提,以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审计工作的主线流程,同时把应该履行的审计程序执行到位,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
2、把握基本审计观念的变化 为顺应审计理念的变化,新准则的一些基本审计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CPA在学习新准嬴猹缥犴则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比较和掌握这方面的变化,通过反复学习和实践来逐步领会和掌握。例如旧准则下,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目的为评估固有风险,控制测试的目的为评估控制风险,实质性测试的目的为降低检查风险。新准则下,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评估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控制测试的目的为测试内控在防止、发现和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并据此重新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而实质性程序的目的则是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降低检查风险。CPA要从各审计程序目的的变化,分析出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新准则的审计风险模型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审计实务中,就要改变对旧准则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的认识,重新树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新审计风险模型。
3、把握具体概念的变化有三种情形,一是概念本身发生变化,如“中国CPA独立审计准则”变为“中国CPA执业准则”,“符合性测试”变为“控制测试”等;二是概念本身没有变化,内涵发生变化,如“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证据”等;三是新增概念,如“重大错报风险”、“报表层次”、“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职业怀疑态度”等。CPA在学习新准则时要正确认识和区分各类概念的演变,准确把握各概念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