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的繁殖方式

2025-04-08 12:10:21

捕蝇草,(Dionaeamuscipula),英文名称为VenusFlytra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食虫植物,它的茎很短,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因为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那种感觉就像维纳斯的睫毛一般,意思是“维纳斯的捕蝇陷阱”。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捕食昆虫,这是种和其远亲猪笼草一样的食肉植物,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盆栽放在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捕蝇草被誉为自然界的肉食植物。捕蝇草独特的捕虫本领与酷酷的外型,使它成为了最受国内宠爱的食虫植物。

有性繁殖

1、捕蝇草可以自花授粉,但通常得进行人工授粉才确实会结果。不过,捕蝇草的人工授粉并不见得会成功,这是因为授粉的时机不对。捕蝇草的花开时,并非是雌、雄蕊都是同时成熟的。当花刚开时,其雄蕊已经成熟了,但雌蕊并未成熟,此时替它授粉是没用的。捕蝇草的雌蕊通常比雄蕊慢一天成熟,故正确的做法是等花开的第二天后再进行授粉的工作。我们也可以观察雌蕊的型态来判断是否成熟。未成熟雌蕊末端的柱头是圆的,成熟雌蕊末端的柱头会裂开,像绵絮状;只有成熟的雌蕊才能成功授粉。若授粉成功,花会在1到2天内凋谢,而子房(雌蕊的基部)会膨大,再过数星期果实就能成熟。捕蝇草的种子呈黑色,水滴状;一个果实通常含有十几粒种子。种子的数量和植株本身的健康、大小有关,健壮的植株通常能结多一点种子。有时候授粉的方法正确,但种子还是结不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捕蝇草不够健壮,或是在开花期间没有持续给予足够的光照,此时就算成功授粉,也难以结出种子。捕蝇草的种子比较不耐保存,因此最好在采收后尽早播种。有时候,若想做异株授粉,但要用来杂交的植株并没有同时开花,此时可以先将花粉收集下来,放到冰箱中保存,以延长花粉的寿命。由于开花对植物来说是一项耗费养分的活动,因此若没有必要,就不要让捕蝇草开花,特别是你希望种出很大株的捕蝇草时,其抽出的花茎要尽早剪掉,防止捕蝇草将养分消耗在开花上。由于捕蝇草在季节到了就会开花,有些衰弱的植株也会勉强开花,但为了保住植株,还是必须剪掉花茎。

无性繁殖

1、扦插法捕蝇草常用的繁殖法是叶插法,也就是将一段叶柄插到土中,便能长出新的植株。在春末到夏初,捕蝇草生长旺盛的季节,将捕蝇草从土中挖出来后,我们就可以见到其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状的叶柄。将捕蝇草的捕虫夹连叶柄(像叶片的部分),连同白色的叶柄基部一起剥下,再将这些叶柄放到栽培介质上,维持高湿度并给予明亮的光照,过数个星期后便会冒出新芽了。新芽形成的过程很慢,要有耐心去等。只要叶柄基部没有变黑、腐烂,便要一直等下去。由于这一阶段的叶柄已经没有根了,因此湿度的保持便很重要,要让潮湿的栽培介质能附着在叶柄上才能提供水分;此时的光照强度也很重要,需要明亮而充足的光线,但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否则叶柄会太热、乾掉。叶柄的年纪对于繁殖的成功率也有关,通常正值壮年的叶柄比较肥大,产生幼苗的机会最大;老叶和幼叶比较不会产生新芽。因此,在繁殖时,我们可以将捕蝇草外围的一圈叶柄拿来使用,剩下的中心处还可以种回去;如果叶柄能带有根,那成功的机会会更高。为了减少叶柄的折损,使用干净的栽培介质比较不会让叶柄腐烂,因此建议使用水苔作为叶插时的栽培介质,等到小苗长出来再考虑移植到别的地方。分株捕蝇草经常会长出侧芽,只要侧芽长得够大,拥有完整的根,便可将其自母株分离开来,单独栽培。花芽捕蝇草的花芽有时候会变成一棵植株!现在已经知道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差而引起的。假如日夜温差很大,便会诱使捕蝇草的花芽转变成为新的植株,此时可以将这棵小植株剪下来种到土中,便又是一株新的捕蝇草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64
  • 阅读量:54
  • 阅读量:90
  • 阅读量:76
  • 阅读量:6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