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学生如何选择专业

2025-04-23 03:09:55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高考专业的选择对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都让家长和学生头痛,因为要考踟梯扳盆虑的因素太多,总是左右为难,举棋不定。那么,考生在选择专业方面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是需要知道的事项?到底什么是自己的“最佳”专业?

  有关专业的那些困惑

  热点1:热门、冷门专业。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心盯着热门专业,认为今后好找工作。那么,到底什么是热门专业?什么是冷门专业?社会变化那么快,哪些冷门专业在四年后可能变成热门专业?

  热点2:哪些专业最适合你将来发展。你所考虑的专业符合你的职业生涯动机吗?你所考虑的专业符合你的能力优势吗?你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具有比较前的语言能力?你具有比较强的自省能力,还是具有比较强的人际能力?

  热点3:重分数还是重兴趣。由于选报志愿是个复杂问题,受"双向选择"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人生第一次重大决策时,在选择未来"最佳"专业时,要综合考虑和研究很多因素。那么,到底是应该分数优先,甚至踩线入档,还是理性按照兴趣填报适合专业的院校?为了不至于上演入校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从而荒废学业的“悲剧”,又该如何结合兴趣挑选专业?

  热点4:看就业环境选专业。看一个专业的就业指数包括很多方面,如国家的政策号召,是否是紧缺职业;该行业的就业指数;平均就业薪酬……

  每年高考结束后,填报高考志愿对于考生及考生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常常难以取舍。为此,我们根据历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结合一些专家的经验,为考生、家长提供以下建议,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谨防以下几个误区,避免因填报志愿不当影响录取。

  误区1 注重地域不重学校

  填报志愿时,往往注重学校所在地,而忽视学校本身的内涵,导致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掀起“天南海北”热潮。

  点拨:应当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天南海北”等地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误区2 不明就里望“名”填报

  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识内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

  点拨:家长朋友需要注意,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论坛里发帖求助等,将自己的专业志向及兴趣结合起来,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误区3 追求“热门”严重“撞车”

  很多考生只重视学校却忽视专业,进入高校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又受到学校相关规定的限制,无法调换专业。此外,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为计划招生人数的数倍之多,“撞车”现象严重。

  点拨:志愿的选择并不等同于未来的职业选择,既要选报“热门”专业也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综合分析填报,慎重从容。

  误区4 越俎代庖大包大揽

  填报志愿时,最紧张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造成一些不该发生的悲剧,好事演变成坏事。

  点拨:家长对考生选择志愿加以正确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任由长辈大包大揽,强制考生做出某种选择,就难免出现偏颇。建议家长和考生尽量都站在彼此的立场折中处理,家长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在给出中肯建议的同时,最好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