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2025-04-18 04:07:09

1、在对日本保留我国宋代建盏,特别是那三件“国宝”级的建盏上,更多表现为不加分析的盲目崇拜和不深入研究的学习上。

2、这里讲了三个层次的东西:一、评价曜变为“无上神品,世上罕见之物”;二、价格不菲,“万匹之物”;三、对曜变盏的具体描述,“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就历史的背景而言,当时的日本所处的时代(书写成大约在公元1511年左右),大约相当于中国明代的正德和嘉靖年间,中国人玩瓷器已过了“明看成化”的时期。我们就书中“曜变”的具体描述,看看该书写作时所看到的“曜变”盏是个什么样子。

3、“其地黑”,显然是说曜变盏的背景色,“有小而薄之星斑”,这“星斑”当不全是指后来讲的圆而“黑核”。“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这一句就很关键,是“玉白色晕”,还要“美如织锦”,顾名思义,“织锦”当有透明如玉晶般的纵横经纬走线,纵向的玉毫条达和横向的玉晶斑纹。从存在静嘉堂那件“曜变天目”,根本看不出“玉白色晕”的影子,更没有“美如织锦”可言。显然日本那只“天下第一盏”的“曜变天目”不是《君台观左右帐记》中所描述的那件东西。记载当不会有错,作者肯定见过了该盏才会有留存下来的记载。记载中的那件“曜变”就可能是据说毁于“本能寺之变”中的那一件。据说在此之前被部下砍掉脑袋的织田信长是随身携带着这件“玉白色晕,美如织锦”的曜变盏的。

4、好了,知道了日本并不存在文献氇监煜紊记载的那件“曜变天目盏”,记载又对不上现存的那三件“国宝”,那真如日本所说,当下就只存在他们所认定的三件“国宝”曜变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宋徽宗作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其艺术品味是很高的。他在《大观茶论》中对建盏有具体的描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彩色也。”一般引用,大多只用到“玉毫条达者为上”,后一句“取其焕发茶彩色也”基本不用。实际上,这就有断章取义之嫌,更不容易完整而全面地理解宋徽宗对建盏的描述。我在《品藏曼生壶》一书中写到:“曼生壶的精髓在于宜茶适意。壶因宜茶而兴盛,茶因佳壶而得味,壶因人玩而名贵,茶因人品而清高,人因品茶玩壶而格调高雅。正所谓:茶无味不可品,壶无趣不必藏,人无品不相交,无味之茶品低,无趣之壶流俗,无品之人乏味;茶壶人在这三者的融合中,体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妙境,得天人合一的真趣,悟一砂一菩提,一壶一世界的至理。”就上文而言,只需把“壶”变“盏”,其理一致,法而如是。

5、就宋徽宗对建盏的描述,必须放回到《大观茶论》的整体去理解,否则失之偏娌虑吭缄颇,不得真妙。徽宗皇帝在该书序中,推崇“冲澹简洁,韵高致静”的生活方式,把普墩伛荨矧通的喝茶品第上升到道德修养和盛世清尚上,“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宋徽宗在书中从茶所生长的土壤环境到品茶的相关盏、筅、瓶、杓等器皿,以及点茶用的水和火候,一一详解点茶的程序和品茶的次第,以“七汤”的点茶手法示范品茶的妙要。书中“啜英咀华”、“上下透彻”、“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色泽渐开,珠玑磊落”岂止是说点茶实有助我们对他说盏的深刻理解。徽宗在“天时”一节中说到:“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而不迫”。这里他用上了“条达”两字,显然指的是生长舒展,自然而从容不迫。回过来,我们就可具体看看徽宗讲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的具体意思。“色贵青黑”与日本《君台观左右帐记》里说的“地黑”基本一致,建盏属于黑瓷系列,宋徽宗描述更为准确,建盏实质上是黑中隐兰,古人把兰作青解,古代没有电灯,烛火下看盏以及自然光下看盏会折射不同的色彩,这点要引起注意,否则会整出差错,不明所以。建盏的底黑得够透,才会显出深遂之感,玻化程度够高,才可展示类玉之光。为什么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实指在窑内的高温下,釉水会产生千变万化,从“窑变”到“曜变”,指的就是这种不可掌控,尽力而为,听天造化之功,“以无所得”故而有出人意料之得,这也是建盏曜变精品万中无一之缘故。“玉毫条达”指的是窑变中高温产生的析晶现象,在黑色釉里显出银色晶体,鬼斧神工之下展示出晶体的“条达”,似针穿过,自然而通透,似玉如水银泄地发出璀璨之光,极有层次感。讲多没用,没有上手过真正的宋代宫廷建盏,特别是精品建盏,文字语言就显苍白,还是那句老话:你没见过的不等于不存在,你已经见过的未必是精品,眼浅切莫怪道深。让我们以实物对比看一看存留在日本的“天下第一盏”和宋代传世实物的建盏精品。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6、日本“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宋徽宗眼里的“天下第一盏”

7、宋代宫廷建盏“天下第一盏”的静嘉堂“曜变天目”与宫廷御盏对比就可看出差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古盏历千年而焕然一新,真正的玉毫条达而璀灿似锦,层次分明而不浑浊;日之盏,色不莹彻而质稀松浅薄,睛类死鱼眼而无光,对比并非看不起别人的东西,只是让当代仿盏造盏人心中有数,否则一辈子下功夫在学习东施的效颦上,岂不白费功夫而不得建盏之妙境。造盏不仅仅是做一个喝茶的器皿,实质上,体现了造盏者的见地、格局和境界。想了解更多了缘品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