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中暑急救

2025-04-11 15:47:58

1、中暑的机制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正常人的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在气温高、湿度大、通风差的环境中,尤其是体弱或重体力劳动时,若散热障碍、导致热蓄积、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则容易发生中暑。

2、最常见的散热方式 室温下,辐射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当环境高温时,不但人体辐射散热受影响,甚至还受热。而高温环境下,蒸发是人体主要散热方式,但环境湿度越大,蒸发散热越减少,所以出汗是最好的散热方式。散热速度则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和空气流速,风扇在这里就起作用了。当然,身体适应,也可冲个温凉水澡,毕竟水比空气传导散热强20-30倍。

3、中暑的表现a.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b.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c.重症中暑:可分为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4、重症中暑a.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b.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c.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临床上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疼,常见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或军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其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5、中暑的救治 首先,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将病人转移到空调室或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休息,室温20~25℃,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盐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体温高者给予冷敷。

6、重症中暑的治疗: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a.体外降温:迅速黎舫辖孓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荨层吒椋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对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无循环障碍者,冰水擦浴或将躯体侵入27℃~30℃水中降温。对循环障碍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用凉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加快蒸发。b.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c.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7、物理降温方法 可采用冰水或酒精敷擦、头部戴冰帽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处放置冰袋(冰袋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冻伤),可减少头部血流量,减低耗氧量,以保护脑中枢,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促使散热。降温过程中要不断按摩病人四肢及躯体,防止血管收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散热。但对儿童和酒精过敏者最好不要用酒精擦浴,以避免出现其他不良情况。

8、中暑的预防a.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车间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清凉饮料b.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c.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车间就业禁忌症 。

9、 最后,本经验仅供参考,如发现周围有人中暑晕倒,并出现以上症状时,请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延误病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