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合群问题
1、造成孩子不合群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接受别人,二是不被别的群体接受。在不接受别人方面,排斥别的小朋哟,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分享东西,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总是说别的小朋友不好。
2、在不被别人接受方面。没有小孩子愿意跟这个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因为感到压力不愿意跟这个小朋友一起玩,别的小朋友进行的游戏,不让这个小朋友参加等。
3、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三方面,社会,家庭,个人。在社会方面。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小朋友融入别的群体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刚刚移民到国外的家庭,孩子一般会受到当地的小朋友的欺负,这是不同的社会背景造成的。还有的小朋友的成长环境里面,很少有同性,比如一个小男孩的成长环境里面很少有别的小男孩,这样他就学不会怎么跟小男孩玩耍。
4、在家庭方面,如果父母经常吵架,那么孩子一般会表现的不正常,有暴力倾向或者很孤僻,容易造成不合群的现象。
5、在个人方面,比如有的孩子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不爱洗澡,如果别的小朋友都喜欢洗澡,那么就不被接纳。或者个人的性格,比如爱发脾气,这些别的小朋友也不愿意与之相处。
6、解决孩子的合群问题,应当在社会,家庭,孩子身上,三方面入手。在社会方面,应当保证孩子有一个可以活动的社会空间,比如移民的孩子能够找到跟自己语言相通的玩伴,或者小男孩可以找到小男孩的朋友圈子。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有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孩子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7、在家庭方面。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全家人和睦相处上,大人关心小孩,子女关心长辈,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8、在孩子方面。对于爱捣乱,爱逞能,爱惹是生非的孩子,家长要教育他:“你这样下去,没有一个小朋友会和你一起玩了,老师也不会喜欢你的。”在幼儿园,老师应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使他看到整个班级是团结的,守纪律的,捣乱,逞能是不受欢迎的,孩子慢慢就会同化于集体之中。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不合群的孩子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偶尔接受个别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发现孩子接受了别的小朋友邀请,并表示愿意参加,更要大加赞赏,促其参加。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家长要鼓励孩子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孩子们提供游戏的场所和他们感兴趣的玩具,还应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并和他们一起玩。
9、解决孩子孩子的合群问题需要时间。要使孩子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关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社会的人。如果急于求成,忽视了孩子接纳和改变的时间,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