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掌声》评课稿

2025-04-08 01:24:25

1、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掌声》评课稿《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同时还要珍惜掌声,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作者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  评这堂课,我想给执教者一点掌声,因为对我来说我觉得不是我来评这堂课,而是应该向执教者学习这堂课的教学,它让学生学得愉快,让听课老师听得轻松.整节课教师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情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体会.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与鼓励。下面我说说这节课的几个亮点:

2、 一、角色共鸣,入情入境 小英是本课的主要人物,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英的神情、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的,如何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揣摩,从而深入到人物内心,去感受她的心中所想,是这一课的难点。而范老师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相当好。她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到描写小英神情和动作的句子,然后通过读去感受小英此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学生在读、想的基础上,和小英的内心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对话,把小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体会得淋漓尽致。在这个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觉教得轻松,学生读得到位。

3、二、正确把握课文重点,优化了课堂结构  教师没有循规蹈矩地依照事情的发展按部就班。而是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如原先的小英和后来的小英对比。教师先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学生体会出小英孤独、寂寞、自卑的情感。接下来教师引出了第五自然段,通过让学生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英快乐的情感。虽然教师没有刻意把两段进行对比,但学生已经在心里对比出前后两次情感的巨大差异。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找找小英情感变化的原因,学生当然很容易找出是两次掌声使小英产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隐形的对比当中,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4、 三、转换角色,领悟内涵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如果你是小英,你听到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变成文中的人物,产生联想,激发出情感,走入人物内心世界,就更真切地体会到了掌声给小英变化,领悟掌声的内涵。

5、四、教师对文本深层的理解巳呀屋饔,深化了教学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没有仅仅停留在掌声上,而是拓展到"爱"的主题.而课后的延伸十分有层次,教师在学完课文后,设置了先让孩子说说生活中你给别人掌声吗为什么再说说你得到过别人地掌声吗然后是让学生说说你想把掌声送给谁最后看生活中给予别人爱的人的图片,请学生们向他们献出掌声,再启发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要向他们学习什么"这样,既升华了课文的内涵:既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又要不惜奉献自己的"掌声",又让"掌声"永远地走进了孩子的心中。

6、  最后,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执教者的《掌声》最后背景音乐.伴随着执教者温柔的声音,让我们再次进入了这篇感人的课文中,一起来感受这份感动.范老师的板书结构也专心良苦,在设计下重要语句构成了一个"心"状!最后,在《掌声》这歌声中结束了这堂课,唱响了这首爱的旋律.。总之,整堂课始终贯穿了自主、合作、创新这一些教学理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7、五、一点看法:1、课文5-6小节的学习不够深入,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而这次演讲之后小英的变化,更能体现别人鼓励、关爱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2、最后一小节是文章的中心,它告诉大家两点:(1)珍惜别人的掌声;(2)献给别人掌声。而教师只是让学生齐读了一遍,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79
  • 阅读量:67
  • 阅读量:84
  • 阅读量:94
  • 阅读量:96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