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找不到自己的目标
杨老师:
您好!我自己有个问题,想请百忙之中的您帮帮我。我现在很困惑,我觉得自己找不到自己的目标。
我在一个二流高校图书馆工作,已经工作5年了。在高校工作,考研是绝大部分人的路,我没考,因为我没动力,也没目标。工作两年之后试图考过,却坚持不下来放弃了,我觉得考研太痛苦了。我学的工科(我校毕业),我害怕数学,我大学学得很烂。可是不考研我却很自卑,前两年同事总是问您怎么不考研,我很烦,现在没人问了。但这似乎是我的一个心结。
现在我发现,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出路不一定只有考研一种方式,不是研究生就一切好了,而是具备不具备一定工作能力。最近一年多,我在工作上努力了一些,今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待人处事也算是有进步,但是,理论水平还欠缺,这也是我2007年的工作目标。
书馆也有很多东西可研究,可是我们图书馆比不上例如中山大学,北大图书馆等等氛围很强的地方,从体制到资金/人员都有很大限制。以我现在的技能出去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我现在一年也就是2万元,我想多挣点钱,我想换个更有成就感的工作(什么工作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在学校似乎只有考研,可是我不行。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明年可能就要生孩子了,有人说一生孩子就什么也做不了。我又觉得不改变一下,以后永远过这种生活,也挺可怕的。朋友说我只抱怨,不行动,我承认。可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也看不进去。
看了我的陈述,我自己都觉得我思路太窄了,如何能突破呢?希望您能看到这封信,谢谢您!——小玲
小玲:
您好!谢谢您对我的信任,作为当了二十多年老教师,实践经验告诉我:学历、文凭仅在找工作、评职称、涨工资的时候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它与自身的能力却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认为能力并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当然也就不是是否拿到了更高的学历证书,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从容,是随着每一分每一秒在生命的沙场上摸爬滚打而一点点沉淀下来,融入智慧,最终化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意向。所以“现在我发现,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出路不一定只有考研一种方式,不是研究生就一切好了,而是具备不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思想和观念非常正确。
您说“不考研我却很自卑”,自卑的真正原因难道仅仅是学历比他人低吗?“学历比他人低”不仅是一时性的,而且所反映的也是目前的“面子”问题,所以它不是自卑的根源。那么自卑的根源是什么呢?我想这个根源就是没有找到发展自我、发挥自我和自我进取的优势和长项。在十几年前曾有一位图书馆工作的朋友为了评职称,求我给他写一篇有关图书管理的论文,从那时候起我对图书管理及其作用和功能有了一些了解,比如某类书籍修炼性情;某类书籍提升智慧;某类书籍磨砺意志;某类书籍疗救心灵等等。在这些类似的研究中,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宫梅岭老师开设了“书疗小屋——大学生健心房”,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王波先生进行了阅读疗救心理的研究等等。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进行分门别类的阅读,然后根据目前和未来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将它们撰写成指引和诱导性的东西,一旦您把这一个课题做成了规模,那么不仅您的自卑会烟消云散,而且无论从收入、地位、成就感以及自己的着眼点等方方面面都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改观。
另外,您说“我在西安一个二流高校图书馆工作,书馆也有很多东西可研究,可是我们图书馆比不上例如中山大学,北大图书馆等等氛围很强的地方,从体制到资金/人员都有很大限制。”其实我认为这仅仅是您“心中无限的想,行动点滴的无”的结果,这与自己在什么地方工作或从事什么工作并无多太大的关系。比如,当年为了跳出农门,干了两年临时工的我报考了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之后分配到偏僻的中学进行体育教学,但是我的志向是研究心理学,于是从上大学起就注意学习哲学与心理学的东西,二十多年以来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之下,读完了数百本心理学书籍,做了近两千多人的心理疏导,完成并出版了四本专著。所以我说“这与自己在什么地方工作或从事什么工作并无多太大的关系”。
您目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您自己认识自己、自己了解自己方面尚有欠缺,也就是说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所引发的不自信;另一方面就是“心中无限的想,行动点滴的无”,没有被他人需要、认可和肯定的感觉而引发的自卑。其实在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或虽然找到了自己的强项而未投入行动之前,每个人都具有与您一样的心理,一旦找到了自己的强项,并切切以切实的行为投入到了行动之中,那么我们的自信也就会在拼搏奋进、不懈努力的过程中油然而生。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自信呢?
首先,盘点一下自己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优点也不放过;
其次,做自己最拿手且最感兴趣的事,并力争取得成功;
第三,做举手之劳就可成功的事,特别是助人方面的;
第四,尊重、欣赏和赞美他人等等,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认可,以及他人的激励和认可来获得自信心。
第五,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常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第六,凡事尽可能往好的方面想,多看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能力才会有自信,才能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针对您“我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也看不进去”的状况,首先要给自己设置一个计划,比如读什么书,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而不是笼统地说“好好学习一些有用的东西”。然后经常告诉自己“我一定要达成这个目标”,当您忍不住要偷懒的时候,要不时的向自己提问“我今天的目标达到了吗?”这时候您的心智系统就会起来强化您的意志,而摆脱偷懒的思想,您一旦达成了第一目标之后,千万别忘了奖赏自己一把,以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其次学以致用。有人提出人生三境界:“读万卷书”即读有字之书,第一境界也——读哲学书籍,可以培养大气;读专业书籍,可以培养才气;读休闲书籍,可以培养灵气。“行万里路”即读无字天书,第二境界也——行旅游之路,可以扩大眼界;行探索之路,可以扩大世界;行助人之路,可以扩大胸界。“听万人言”即读人书,第三境界也——听苦难之言,可以磨砺意志;听幽默之言,可以磨砺情志;听褒贬之言,可以磨砺心志。把这三境界运用到教育教学以及社会交往之中去,使您的学生和朋友受益而促使您更加热爱读书。
第三,给自己一点压力,比如,给自己报一些自学考试或在职硕士课程进修以类的考试,这样可以促使您有动力看书,并且也能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了。
第四,心中常怀一种被淘汰感,您想一想“长江后浪超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其他的老师都在“快马加鞭”奋力向前,说不定哪天就会被甩到最后面或被挤到犄角旮旯里去了,到那时后悔已经晚了。这样也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进而促使自己静下心来学习。
以上所谈不知对您是否有助益,您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您批评赐教。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真挚的帮助。您说“那么自卑的根源是什么呢?我想这个根源就是没有找到发展自我、发挥自我和自我进取的优势和长项。”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很早以前有人就说我没有特点,就连穿着打扮都不会扬长避短。高中,大学很差的学习成绩让我很自卑,(工作是家人帮着找的),那时我觉得天空都是灰的,现在已经好了很多。我想详细说说我的困惑吧:
第一,我老爱和别人比,尤其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比。她是个很会说话,很会做事的人,虽然比我小4岁,但是很有城府。我知道这是人家的能力,但是我总怕自己落后于她,总想着她会怎么做。有时自己也觉得烦,告诉自己这是自卑的表现。其他院系的和我差不多大的同事,人家考研了我就觉得矮一截。
第二,我除了几个发小,朋友很少。我现在想多交点朋友,可是觉得接触面很有限啊,盲目去交朋友又不太妥。如何拓宽人际交往的圈子呢?
第三,当我不知自己适合什么时,如何确定自己的目标呢?不瞒您说我也喜欢心理学,也想给学生做健康辅导,可是我发现我自己都不健康。您提到宫梅岭老师的研究课题后,我想我也可以尝试研究这个。可是我又怀疑我是不是看别人干个什么我也干个什么,不一定适合自己呢?
第四,我老作一个类似的梦:梦见要考试了,我发现物理、化学什么都还没看,急得不行,有时候不知是不是真的醒来,想起来自己已经上过大学找了工作,总算松一口气。要么就是梦见现在又去补习,从高中开始,自己急得不行,这么大了却从头开始。
第五,我很不喜欢我的父亲(他是个建筑工人),我觉得很多缺点都随他了,尤其自卑,心眼小这一面,以及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可是我又可怜他(2004年父母离婚了)。我让他来我这里住,可是几天后我就忍受不了,看不惯他,事后又后悔。他是我两个姐姐的继父,他们沟通不畅,很多话我没处说。对父亲的态度我怎么调节自己呢?
第六,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自我感觉从来很好,有的人却总是很自卑呢?因为我在想将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七,我觉得我如果能把自己改变的不自卑就很不错了,我自己先通过阅读治疗自己,杨老师有什么好书或者好建议给我?我能和您交个朋友吗?当然我知道您忙,不会总打扰您。谢谢您!——小玲
小玲:
您好!非常理解您目前的状况以及所思所想,这是因为过去的我也和您一样有着自卑心理——斗大的字不识一石的父亲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小学毕业被撵出校门→求爷爷告奶奶多次受辱,四五十天之后子代简陋的桌椅进入初中→同学的拳打脚踢、石子、瓜皮“轰炸”充满了初中的日日夜夜→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政审受阻,嘲讽讥笑之声再次鹊起——“翻天”、“驴坯子”、“狗崽子”、“反革命”之声淹没了我……。为了找自己的长项,我首先确定自己的学习状况——语文成绩不错;其次确定自己的行为特点——能持之以恒坚持去做自己设定要做的事。然后根据自己的这两个特点,选定了研究心理学的目标,所以亦步亦趋坚持到了今天。
现代作家雁冀“失去了的无需悔恨,而存在着的每分每秒都应当尽情地燃烧!”。在这一句话中暗含着这样几个关键点:
第一,我们的人生组成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所组成的,但是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现在”,抓住了现在也就等于拥有了将来;
第二,过去并不等于现在,过去的中小学和大学的学习成绩,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为了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既然这份糊口的工作已经找到,那么接下来的所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人生幸福、愉悦和快乐;
第三,我们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来自于有目标的行动,如果经常去想象或者眼馋别人如何而无具体的行动,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具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情绪体验;
第四,过去的苦难或受挫并不是我们自卑的根源,自卑的根源恰恰是我们没有抓住自己的特点和长项,并顺势随性的投入行动,只要我们自己的特点和长项,并顺势随性的投入到了发展、发挥和完善自我的行动之中,我们的自卑也就会被自信取而代之;
第五,发展、挑战和超越自我需要的是适合于自己身心特点的方式方法,不要经不起诱惑而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挑战,如果看到别人如何自己就如何、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去做什么,那么它只会给您带来更大的失望和沮丧;
第六,任何一个计划都有开始和结束两个部分组成,如果您已经迈出了开始的步伐,那么您就应该毫不松懈地走完全程。第七,如果要想让自己的挑战自我变得有力且有效,最重要的就是你从现在开始让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在尽情燃烧”的行动。
根据上面的七个关键点,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您所提出的几个问题:
第一,您的同事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在为人方面也具有很深的城府,您已经知道那是人家的特点和长项,您在这方面并不是特长,那么您拿自己的弱项来跟人家的长项来比,是不是在自我中伤、自我挫败、自我剿灭自己的自信心呢?我们乡下人常说“人比人活不成,驴比骡子驮不动”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做的是了解自我→战胜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过程的步步前进,步步为营,步步实现和超越。所以我认为您是聪明人干了不聪明的事儿,所以您一定要停止这种行为,找出自己的优势和长项,以自我实现和超越的结果来与他人比较。您说看到和您同样情况的人考了研,觉得矮了他人一大截,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考研是实现自我的众多途径之中的一条,虽然没有考研,但是只要自己找对了符合自我实现的途径,那么将来也并不一定比考研的人差,说不定当他们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之时,您已经具有了比他们更强的能力了。
第二,古人将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畏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密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昵友游戏相逐、甘言如饴;贼友利则攘之、患者倾之。朋友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也就是说要结交多种类型的朋友,以满足各方面之所需。比如:能直陈自己的过错失误,开展批评的诤友;能给自己指点迷津,使自己少走弯路的导师;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的异性朋友;能相助于危机、困难之时的患难之友;能与自己一同从事感兴趣的文娱体育活动的娱乐型朋友等。从而为自己发展、完善和超越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您说“想多交点朋友,可是觉得接触面很有限啊,盲目去交朋友又不太妥”,其实目前的网络为我们交友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网络的论坛、博客、QQ等渠道选择和交往。
第三,您说自己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其实只要您把所有想要干的事情烈一张表,然后把最想要做的事情挑选出来,然后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长把最拿手的确定下来。您说自己“喜欢心理学,也想给学生做健康辅导,可是我发现我自己都不健康”,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给别人做完心理调节或心理治疗之后,反过来去看心理医生的人也很多,所以我认为您的心理是正常的,有一些问题求助于他人也表现出了心理的正常与健康。您说“我也想像宫梅岭老师那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又怀疑有跟着别人之嫌,以及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多方面的比如恋爱、就业、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等,而且这个课题目前研究的人是相当的少,所以在这个领域是急需要有志者来做,当然在这个领域也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踏实而为之,那么做出成绩也是指日可待的。
第四,我们的父母亲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过去他们都是出苦力、流大汗的对象,为了我们的成长成人真可谓是“剜指斗,捋眼睛”用尽了所有的一切,如今我们成人了、自立了,我们是在拿我们目前所在人群的标准在看待父母亲,其实只要我们以父母亲所处的层次去衡量他们,那么我们的父母也是十分伟大的。我们更该不了父母的性格、为人、处世方式方法,当然也没有必要去枉费功夫,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能使他们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环境,让他们快快乐乐幸福如意的安度晚年。
第五,您说“为什么有的人自我感觉从来很好,有的人却总是很自卑呢?因为我在想将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这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把人生的目标定得很低,比如,有人认为只要每天把工资混到手就心满意足了;有的人每天吃了喝了只要能进行一会儿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低目标对于普通人来讲是很现实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要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它做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所以在教育我们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天性进行教育、指导和培养,切忌把自己的意志、自己为实现的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您有时间的话可以到我的网页看一看《孩子的精神幸福应给予充分关注》《把孩子的快乐期交还给孩子》《牺牲孩子的业余时间补习有必要吗》《把孩子游戏和体育的时间交还给孩子!!!》《谈学生的“自由发展时间”》,或许对您所题的问题的解答有所助益。
第六,您让我给您推荐一些所要读的书,首先我认为您应该读一读阿德勒的传记以其著作,《于丹<论语>心得》,司晶的《拉自己一把》,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包括:《激励成长》、《策划人生》、《励志生存》、《超越自我》、《打造心态》、《开拓潜力》、《展现人格》、《营造素质》、《健合习惯》、《构筑目标》、《致力行动》、《探录捷径》、《把握机会》、《打破常规》、《强势竞争》、《有效执行》、《挑战挫折》、《坚定信心》、《创新思维》、《凝聚人脉》、《超然沟通》、《减压心理》、《胜出职场》、《拓展工作》、《积累财富》、《奠定资本》、《开创事业》、《赢取成功》、《实现卓越》、《尊享生活》等等。您问“我能和您交个朋友吗?”其实我们已经成为了朋友,所以朋友之间有什么问题是可以直言不讳探讨和交流的,所以打扰之说就有点见外了,呵呵,今天就谈到这儿,不当之处请您批评赐正。您的朋友杨永龙敬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