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期待助听器效果需要注意的
1、残余听力残余听力越多,助听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越早配助听器效果越好,不光是听力损失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患者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
2、耳聋性质通常传导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就比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好。
3、助听器本身比如音质、技术特性,还包括验配师调试技术和辅导等等
4、患者的适应能力有些人戴上后能够马上适应助听器放大的声音,从而改善听力,而有些则需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存在的个体的差异。
5、听音乐由于音乐的频率范围远宽于言语,所以用助听器听音乐效果没有听语言好。举例说,有些戏迷或猕智烈寓音乐迷,希望戴用助听器后及能像以前一样欣赏戏曲和音乐。这种愿望恐怕不易实现。韵律可以明确地感知,但“味道”总有不足;一些高频乐器的声音听不好,且以往的“字正腔圆”现在会有些“变调”。
6、看电视和听收音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一半左右的人认为不太满意。因为,电视与收音机放出的蠹韦睥谚声音信号已经与原有的声音不同,这种改变本质上是一种“失真”;而通过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信号会再次改变、再次“失真”。两次“失真”导致一部分使用者“听不太清楚”。现在许多节目主持人语速很快,如果配有字幕就可以对照理解,如果没有,听懂就很困难了。
7、助听器虽然有许多先进的降噪功能,但还没有聪明到只放大使用者希望听取的信号。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有一个“有效”距离,大约为2米以内;具有指向性。
8、开大会的时候,配戴助听器效果难以保障。因为,既有“两次失真”的问题,又有“距离”的问题。如果会场上乱哄哄,效果就更差。
9、餐厅里七八个人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地聊天,也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但是,如果双耳配戴助听器,效果会好得多。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51
阅读量:57
阅读量:28
阅读量:82
阅读量: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