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长毛”怎么办
1、养殖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状物,使芡仲吓修蟹的表面很不干净,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售不良,呼吸困难,整肽厥与撺足不夹人,甚至不能脱壳而死,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河蟹患病所造成的,一定要及早防治,越早防治,效果就越好,可避免造成损失。
2、河蟹患哪些病会出现长毛现象?如何防治呢是水霉病。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与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有关。
3、防治方法:蟹池每亩·米用150克二溴海因,兑水全池泼洒,或用五倍子浸提液配合硫酸锌的混合物进行全池泼洒或浸泡二是固着类纤毛虫病。
4、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及鳃上,形成绒毛状物。发病原因是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池水。
5、防治方法:首先用降硝氨全池泼洒,30分钟后再用纤毛净(按照每包一亩用量)配合硫酸亚铁(按照每亩水体100-200克),混合均匀,全池泼洒;第二天,用鱼虾强氯精(含量50%)按照每包3亩水体,全池泼洒。三是丝状藻病。
6、丝状藻菌附着在河蟹体表,使河蟹体表着生较长的绿色丝状绒毛,绒毛弯曲无规律。发病原因与水质过肥,H小于7.5,池中长有青苔等有关。
7、防治方法:蟹池每亩·米用15~20千克生石灰水全池泼酒,以提高pH;并用塘毒清、克藻灵等进行处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74
阅读量:39
阅读量:67
阅读量:49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