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儿康复:建立良好聆听习惯的策略

2025-04-18 07:09:47

1、1.实施听能管理,确保听觉优先。要使听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清晰地聆听各种声音是基础。康复教师应积极地和听力师、听障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合作,观察听障儿童佩戴助听设备后的效果并及时地进行调试,对听障儿童所处的声学环境进行观察和评估。通过建立听能管理档案,使用无线调频系统等有效的服务,逐步使听障儿童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使用效果保持最佳状态,最大效能地发挥听的作用。同时,康复教师在与听障儿童交流时,首先要呈现给听障儿童的是自然的口语,强化听障儿童的听觉意识,避免听障儿童对视觉辅助手段的依赖,引导听障儿童利用听觉获取信息、进行沟通交流。

2、2.鼓励家长参与,创设聆听环境。康复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听障儿童家长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聆听习昧干苡遵惯,并积极创设聆听环境。比如,引导听障儿童注意聆听周围的自然环境声,使用丰富的语调和富有童趣、感染力、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孩子,让孩子清晰地辨别出音素、声调、语调,能逐渐听懂并执行各种指令和要求。其次,听障儿童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吸引和支持。教师和家长还应组织一些听障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聆听习惯,比如:通过“给娃娃贴贴片、在纸上盖印章、小汽车送货、送小动物回家”等游戏,让听障儿童听指令做动作,进行听放练习和听觉记忆练习,提高他们的听觉注意能力。只要听障儿童乐于聆听,他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爱听、想听、会听的好习惯。

3、3. 运用听能技巧,养成聆听习惯。良好的聆听习惯是提高听障儿童聆听能力的重要保证。首先,康复教师和家长要在与听障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同时,用良好的行为管理,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注意力的维持时间。其次,听障儿童必须学会使用听觉接收信息,康复教师和家长需要运用一些听能技巧,帮助听障儿童学习聆听。当听障儿童听觉和言语水平发展较好后,康复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按照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在生活中的自主聆听能力和习惯,鼓励他们在有噪声的集体活动中主动练习听取他人讲话。在听不清楚对方说话内容时,学会“请求重复”,让听障儿童逐渐增强独立和别人沟通的能力。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