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高分技巧:[10]如何凸显个性
1、因此,考生复习对策类题时,除了牢记教材中的解答方法和技巧外,积累也是很重要的。考生要养成随时摘录的习惯,如看到有关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相关文章,可以把文章中相关的对策和措施摘抄下来,空闲的时候拿出来细读几遍,加深理解,增强语感。如此反复,在作答此类题时会慢慢找到感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摘录的目的不是要考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要学会活学活用,变成自己的话去表述,展现出自己的特色,阅卷者也不希望看到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答案,与众不同的结构和语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已进入重要的备考期,若想对申论对策类题型掌握得更加有效、彻底,考生可做以下工作:一、写好每条对策的主旨句。对策题的要求,是提出对策要全面、准确、可行性强、针对性强。而这些要求,通过好的主旨句就能让答案要点更加清晰明了。而且,简洁有力的主旨句更能让阅卷者对你的作答思路一目了然,因此开头句不宜过长,最好简短、概括性强,可以尝试使用四字句。【观点实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受暴雪影响地区指导工作。他强调,要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狠抓落实,做好应对暴雪的各项工作,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运输的目标。为此提出三项要求:第一,加强领导。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气象变化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第二,科学组织。要做好气象预报,为应对恶劣天气提供依据。各部门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精心调度,特别是搞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生产、运输和物资调度。第三,狠抓落实。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题链接】2012年国考申论●副省级●第三题“给定材料1”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市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分)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很多行业存在地下黑加工点,非法使用有害食品添加剂;二是加工者利欲熏心且对添加剂的危害缺乏认识;三是地下黑加工点牵涉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作为市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我将从自律和他律这两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强化从业者自律。对其实施道德教化,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其人道主义情感及正义感、自尊感等有正确发展方向,以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公德共识体系为引导,良心从业;通过宣传添加剂相关知识使从业者对其危害性有正确认识。另一方面,加强他律建设。一要制定完善《食品安全法》《食品监督法》等法律,逐步推进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二要成立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组织机构,赋予其职权,统一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三要明晰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单位的权责;三要依法取缔类似地下黑加工点,加大对违法生产商和销售商的处罚力度,建立完善食品召回制度,加大后期追踪及监察力度。这样的对策思路很值得考生借鉴:逻辑清晰,总括性强,高度概括的段旨句后是具体阐述。在考试作答时,如果使用这样的结构组织,也会让阅卷者看要点一目了然。
2、二、适当使用提示性词语。这里主要指的是考生答题过程中,要适当运用诸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等提示性强的序号词。所谓适当是指文章论述时不要频繁出现这类词语,可以适当使用排比句式。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加考生文章的气势,使其看上去更整齐划一。如:……是……的核心、……是……的基础、……是……的前提;以……为基础、以……为保障、以……为关键;要……、要……;必须……、必须……等。当然,这些举例并不是万能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演绎。【真题链接】2012上海申论●第三题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1)分析“资料5”中几个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要求:分析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200字。(2)运用北京朝阳区“一网、两库、三关”体系,谈谈如何处置“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15分)要求:分析条理清楚,措施得当,字数不超过300字。【考生作答】“资料5”主要有三个案例:“南方某市住房调控新政昙花一现”,“限塑令推广效果甚微”,“南方某县计划生育新政策无效”。这些案例分别说明新政策的制定缺乏调研,未大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进行综合评估;对限塑令的执行情况与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并且执法监督工作力度逐渐下降;计划生育新政策未达预期,高额罚款未从根本上解决超生问题,表明处罚方式不到位,未起到警示作用。针对“高安屯垃圾阵埋场异味扰民事件”可以运用“一网、两库、三关”体系进行处置。首先,通过“情报信息网络”获得关于此次事件的相关情况,并且横向分享给区属职能部门和街乡关于事件的有关信息,同时从维稳情报信息队伍掌握涉稳信息。然后,利用“基本情况库”搜集相关维稳资料及知识,为决策提供资料支持。并且通过“应急决策支持库”收集规范化的案例和标准化的应急处置,为决策提供辅助依据。最后,通过“研判预警关”、“科学决策关”和“督查考核关”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分门别类明确处罚标准,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制定金额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中公点评】第一问满分10分,可得4分本题作答从具体内容来看,答到部分要点,如答到“这些案例分别说明新政策的制定缺乏调研,未大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进行综合评估”。不足之处有:一是总括句概括仅限于对具体事例的简单说明,未能体现核心观点,如:结合给定资料可改为“材料5反映的限购令和限塑令问题,并非毫无作用但缺乏有效性”;二是作答内容缺乏条理性,要点不够明确;三是审题不够仔细,“南方某县计划生育新政策无效”这是资料6反映的内容。本题是一道带有分析性的概括题,在作答过程中,考生要注意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句来快速定位,这就考察考生的查找关键词和主旨句能力。同时要概括要全面,统观材料,对材料反映的要点有全局的把握,在保证把要点答得准确到位的前提下字数尽量精简,在限定的字数内对材料反映的要点概括齐全。依据题目要求,仔细审读“资料5”,我们可以发现,限购令的颁布旨在调控住房问题,但是该令颁布的非常草率,频频更改,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都过于儿戏,可谓是朝令夕改,限购令昙花一现,体现出政策缺乏连贯性;限塑令的颁布旨在控制市场上塑料袋的使用,保护环境,但是该令的制定考虑的并不周全,“限塑”的方式只是对塑料袋的使用开始收费,而每个塑料袋三毛钱的收费对消费者来讲并“算不得什么”,而该令在很多小市场上更是形同虚设,相关部门对该政策地执行力度也很不够,体现出政策缺乏有效性。第二问满分15分,可得10分本题属于分析+对策题,通过阅读题干,我们发现,该题的作答任务是“运用北京朝阳区‘一网、两库、三关’体系,谈谈如何处置‘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阅读材料,了解北京朝阳区的“一网、两库、三关”体系的内涵;二是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并分析“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中反映了什么问题;三是从朝阳区这一体系入手,谈如何处置“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这是作答本题的基本思路。从考生的实际作答来看,作答思路比较清晰,通过三部分来阐述如何运用““一网、两库、三关”体系来处置“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答到要点比较全面,值得肯定。不足之处是与评分标准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部分要点总结不够全面。通过阅读材料11,首先我们可以认识并了解到北京朝阳区的“一网、两库、三关”体系。“一网”是情报信息网络,对应的是信息管理。通过运用“一网”我们可以了解事件的全部信息,从而完整的认识到找到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两库”指的是基本情况库和应急决策支持库,对应的是知识管理。利用这个知识库,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世界范围内类似的事件及其解决办法,并从中借鉴解决办法。“三关”指的是情报研判预警关、科学决策关和督察考核关,对应的是绩效管理。这“三关”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事件的风险等级,从而制定出合适的对策措施,还包括事件处理后对整个事件的督察考核。其次从材料11中我们可以了解“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对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等进行整体认识,从而对应“一网、两库、三关”体系寻找处置方法。考生要将答题要点进行有条理地整合。【标准答案】(1)材料5反映的限购令和限塑令问题,并非毫无作用、缺乏有效性。问题的实质: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执行政策上未能同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政策执行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对住房限购和商场限塑未能坚持落实;三是执行不力,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使有关政策措施不能收到实效。(2)针对“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的处置,应该立足实际、以人为本,须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应当运用该体系的“一网”对“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异味扰民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进行整体认识。通过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进行资料的收集,全面了解该事件。其次,该事件属于设计规划不合理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需要利用“两库”搜索类似的事件及其解决方法,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最后,按照“三关”体系来处置事件。一是根据对事件的把握对整个事件进行风险等级评估,从而出台最合适的应急机制;二是在对事件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三是事件处理后,对该事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相关部门个人进行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