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泡好一杯茶
1、首先,水乃茶之母,泡茶所用的水是有讲究的,主要考察有无水质、硬度如何、含氧量多少等等。一般居家泡茶时,水的硬度越高越不适合泡茶,纯净水最佳,最能显示出茶的本色,纯净水无杂质、无色、无沉淀物、溶氧量高,泡出的茶不仅茶汤清透、香味纯正,而且干净甜柔。若选择用自来水泡茶,需要先储存一天,净化后使用,减少水中氯气的含量;若选择泉水,一定要选硬度低的,否则泡出来的茶会有涩味。
2、再者,茶水比决定口感。一般而言,泡绿茶、黄茶的茶水比为1:50;泡红茶、普洱茶和白茶的茶水比在1:20到1:30;泡乌龙茶和黑茶时,茶水比可以控制在1:15到1:20;当然可以根据个人品茶习惯适当增加或减少浓度。
3、其次,泡茶的水温也是关键。茶叶种类不同,茶叶中成分被浸出的速度也有差异,需要搭配不同水温进行协调。泡绿茶的水温一般控制在80~85℃,这样泡出的茶才嫩绿明亮,水温过高,茶叶被烫得焦黄,会增加苦味,色泽也会差很多;红茶和花茶水温一般为90~95℃,白茶为95~100℃,乌龙茶、普洱茶和黑茶可用100℃的水冲泡,因为此种茶叶发酵后较为粗老,温度高可增加茶汤的香气。
4、接着,浸泡时间决定茶汤的整体风味。坐杯泡是将瀣轶懊镟茶叶直接投放到杯子里,加水饮用,这时浸泡5分钟茶汤会达到一个标准的浓度和口感,再续水若想保持茶汤口感不差太多可采用“留根法”,即第一泡快喝完时留一些茶汤再续水;工夫泡是用盖碗或茶壶将茶汤过滤出来,冲泡多次,每一泡分开品尝,为了达到理想的浓度,一般会多放些茶叶,减少浸泡时间,一般每一次出汤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细嫩茶叶可再缩短浸泡时间。
5、再后面就是投茶量对茶汤口感的影响了,如果有电子秤那么最合适不过了,但如若没有,那么投茶量该怎么把握呢。用茶壶泡茶时,若为粗茶条,投入量大概占据茶壶体积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若为细茶条,铺满壶底就可以了;若为扁形茶,铺满壶底,若为蓬松茶,可以放到茶壶体积的一半。
6、最后,大家一定好奇泡茶时的投茶方式是什么,先加茶叶还是先注水呢?上投法为先加水后投茶,可以避免茶叶被高温水烫坏,细嫩的绿茶适合该种方法,但松散型茶不适合,会浮在水面不容易下沉;下投法先加茶后加水,适用于外形不太紧致的茶叶,如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关于投茶顺序也可以参照明代张源在《茶录》中所述“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根据季节选择投入方式,大家也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