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翁怎么祛除湿气
1、先看下湿的特性:1/湿性粘腻停滞,常缠绵不愈。"如油入面","千寒易除,一湿难除",这些都是古人对湿气的赞语,足以说明其顽固程度。2/湿性重着。常见身体沉重,四肢很沉,头重如裹。3/湿性污浊。白带,白浊,湿疹,疮流水等均属于湿象。4/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简单点说就是气不通了,胸闷,脘腹胀满。脘主要指胃部腹部。5/湿易困脾犯胃。有一种脾虚就是由于湿气侵犯造成的,本来干的土地整天浇那么多水,涝是必然的。脾不好,胃也不能指望好过了。多见饮食不振,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苔滑腻等。6/夏天最易染湿上身,号称暑湿。假如脾胃本来就不好,暑湿邪就会乘虚而入。有心调理的已经出手行动,没心没肺甘愿遭受湿邪日夜折磨。
2、 湿气是所有慢性症状中最难祛除的,调理治疗起来非常慢,反反复复,很是考验人的耐心和恒心,99%的人最后放弃了。那是否就要任凭湿气在体内兴风作浪呢,有对策,往下看!湿气大症状 很多朋友发信息说自己有湿气,太夸张了,感觉所有找我的人都有湿气,提供几个通用的标准,自己对照下呀,看下是真有还是自己想像出来吓唬自己的。
3、按准确性排列: 1/舌苔腻,越厚越严重(色白或黄)。起床后看较准确。2/齿痕舌,舌边缘象锯齿一样,越多越明显越严重。 3/大便粘腻,不好冲。注意区分:如果吃油太多也会不好冲。4/口渴了不想喝水或者喝几口就完事。上面是通用症状,如果真的有湿气,一般会有下面提供几个并发症,因人而异。5/胸脘胀满,两胸之间的中间部位。6/口粘。 7/头重好像裹了毛巾一样,不轻松。8/身体沉重,湿入四肢。 9/有个小规律,肥人多湿,体胖肚大。10/脸色晦暗,有的面色油光。11/饿了不想吃或感觉到饿但吃几口就饱了。12/浮肿。 面部浮肿兼具恶寒怕风-湿气大; 下肢浮肿,面黄食少,腹胀便溏-脾虚水肿。 一定要综合多方面判断才比较准确,如果全部症状都有,那就是万能湿气,已经非常严重了,这种情况不多见,大部分人只有某些症状,还不至于严重到无可救药的程度。
4、湿气原因传统说法是分内湿,外湿,包括一些教材里也沿用这个,经过多个案例总结,我觉得这种分法有点不够全面,很多时候肝,肾,肺出问题也会导致湿气大,逐个说。1/外在湿邪。 六邪之一,比如常坐卧湿地,住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等和水沾点关系的存在。特别注意,外湿只是湿气大的诱发因素,不是根本原因,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毛事没有,有的则瞬间湿气爆满,区别还是在于里面脾胃什么的的虚弱,当人处外湿的环境,湿邪就会乘虚而入,内外结合成湿气体质。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古人早已讲明,外邪只是发病的条件,是诱发因素,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体内因素决定。所以,不要抱怨南方湿气大,下雨多什么的,还是要反思下是否平时伤害到脾胃等器官了,才给了湿气孕育的温床。因此久居北方的人也是会有湿气的。
5、2内在萎峨藻糕/肺+脾+肾+膀胱-》湿气。 一说到湿气,很多人都认为和脾有关,其实不然,和肺,肾,膀胱关系也很密切,这恰恰是最易被忽略的哪纳紧萄地方。 津液是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但人体需要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有多余,则必须经过气化变成废物排出体外,如此才能保持体液平衡。排出形式有汗液,尿液,总体而言,水液调节依赖于肺,脾,肾三者共同完成, 不能一味的健脾祛湿,如果是肺气不宣,水道通调失职,应该宣肺祛湿,脾虚运化失常,应该健脾祛湿。肾阳不足,阳虚水泛或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者,应该温阳化湿利水为治。 》肾主水,主管肾关开阖,如果肾虚之类肾功能失调,就会发生水液停留,表现出来就是痰饮,水肿。肾还主命门火,全身阳气大本营,如果肾阳虚,则无法暖脾以助脾运化水湿,同样会导致水湿滞留体内。》肺的问题。 肺主通调水道,如果外邪袭肺,肺气不宣,肃降无能,水液不得通调,则小便不利,浮肿等,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肺出问题无法将多余的水液顺利排出体外,滞留体内,也容易诱发湿气大。
6、 》脾出问题。脾主运化水谷+水液调节,如此功能发生障碍,可导致水湿停滞。如停于头部则沉重如裹;停于胸膈,则胸闷呕吐;停于肺部则可凝为痰;停于产生胸水或腹水;停于肠道则腹泻;停于肌肤则水肿;充溢四肢,则身困体沉等等。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病生湿。 脾功能为何会受损,这个说过很多了,比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过食辛辣油腻厚味等等,反正自己生活不注意,很少有人天生脾虚什么的,还是要反思总结改善啊! 》肝的问题。 肝主疏泄,主要和气的流通有关,该功能如果受到影响,直接导致脾胃的消化和脾气散精发生异常。如果肝气郁结,直接影响脾胃,出现腹胀,泄泻,呕吐,没有食欲,回想一下,的确如此。 肝气横逆侵犯脾胃。大多因为情志不舒,恼怒伤肝,以致肝气郁结。肝气上窜于咽喉,与痰相结,则咽喉中似有东西梗阻。 脾之运化,需肝之疏泄,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如脾虚不运,则可致肝血不足,肝郁不能疏泄,又可致脾气不运,如果肝气太旺盛,对脾的影响更大,最终会肝脾两虚,专业叫法是肝脾不和。如此,脾怎能不虚,接下来无法运化水湿,湿气停留也是必然的了。
7、 过度思考。思伤脾,思则则气结,脾气郁结,健运失常,无法运化水湿,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这里的过度思考主要指思维进入死胡同出不来了,茶饭不思,得了相思病一样,正面的思考则没有影响。 喝水太多。网传一些专家说一天要喝多少水,都是误导大家啊!不少人为了达到这个指标,不渴不想喝水的情况下,强制灌水,对自己好残忍!结果,身体慢慢就湿气大了。每个人体质不同用水量不同,身体感受是唯一判断标准,勿轻信所谓的指标啊!
8、湿气调理 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有弱点能被攻破,湿气也不例外,能够被产生也能被消灭,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整体调理,全方位入手。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反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大坝开个口子放水,但是如果上流不截断,仍然源源不断注水,湿气是永远去不完的,旧湿去了,新湿又来了。》彻底戒掉酒。》以素食为主,辅助以肉食,任何肉食要少吃。》肥甘厚味,烤串,麻辣烫,海鲜之类戒之。》寒凉冰冷,冰激凌戒之。》少吃糖,蛋糕这些生痰困脾的。》再不熬夜,换工作换环境,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里都能活得很好。》生活环境要足够干燥。》每天必须运动下微微出汗,这是硬指标。》喝水量根据自身需要喝,勿迷信专家,身体是自己的,喝坏了,痛苦自己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搭配祛湿的产品,内外结合,标本兼顾,然后就是坚持了,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不仅身体舒畅了,你的气色也会比以前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