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基础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2025-04-24 20:13:11

1、1.词语训练  要以常用词的常用义、具体义为主,以日常口语词为主。  (1)要在聋儿接触日常事物的过程中、活动中学习生活方面的名词和动词。当其词汇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帮助他们分类,组成系统的言语。  (2)通过聋儿的亲身体验来学习表达感知方面的词汇,培养他们分析和认识的能力。  在视觉方面帮助聋儿学会分辨“远、近”,“大、小”,“粗、细”,“宽、窄”,“胖、瘦”,“方、圆”,“快、慢”等词与物的关系;分辨基本颜色。  在质地方面分辨“软、硬”等。  在听觉方面分辨“强、弱”等。  在味觉方面分辨“甜、苦、酸”等。  在心理感受方面,分辨“哭、笑、怒”等。  (3)教给基本词,在其了解之后再教个别词,例如先教“人”在其理解之后,再教诸如“大人、工人”等词汇。

2、2. 句子训练  (1)单句训练  可按照句型由简单到复杂。一般先教陈述句、祈使句,再教疑问句,最后教感叹句。在陈述句里,先教简单陈述句,然后不断扩展,让聋儿进行替换练习。  简单陈述句、祈使句的训练取得一定进展以后,即可教疑问句。例如先教是非句“爸爸是工人”,然后再加上“吗”和语调,并要求孩子用“是”或“不是”给予回答。  在学会是非问句之后,可以将其转换成反复问句,如“爸爸是不是工人?”学会一般的句子,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训练句式变换,如“把”字句和“被”字句等。  (2)复句训练  复句的教学相对应该放在最后一阶段。复句表达的内容比单句复杂,在教复句时,必须设计一定情景,让聋儿在情景中反复观察和体验。  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说出复句中有关的单句,然后用特定的关联词语把它们串起来。  句子中的句法规则是一种抽象的模式,而抽象又是聋儿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句型,灵活地多造句子,让聋儿从众多的句子中领悟语法规则,逐步学会自由造句。

3、3. 语腱葱炙尕言交际训练  交际训练主要是利用基础训练打下的基础,训练使用一些听话和说话的规则和技巧。如在交际上,怎样提问和回答,怎样控制音量,怎样配合体态,怎样使表达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等等。具体地说,就是培养聋儿的交往意识,鼓励他们学会交往方式,并逐步掌握交往的基本技能,同时在交往中学会和发展语言。  (1)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性训练:这里所说的“听”的训练是与基础训练中的“听”的训练相区别的。前面基础训练中的听注重听“音”,语言交际训练中的听注重听“义”。  (2)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性训练:言语表达训练,简而言之就是说话训练。说话训练的目标在于帮助聋儿说出具体有适当音色、音量、语调和节奏的话语。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交际训练与句型训练不同。句型训练是让聋儿经过反复操练(包括模仿、替换练习)来掌握句法规则,说话训练则是要聋儿充分利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思。说话训练应注重在情景中让聋儿表达自己的意愿。  对话训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可以是老师和聋儿对话,也可以是聋儿间的对话。前者主要是由教师引发,后者则由聋儿自由发展。通常的对话训练可以采取角色游戏,教师和聋儿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模仿在特定情景下的对话。  复述故事训练:此项训练多以听故事或看图听故事为基础,然后由聋儿复述。复述故事不是让聋儿一句一句地背诵故事,而是要求他能用自己的话(不一定完整)说出来。一开始会出现背诵现象,但教师或家长不要干涉,逐步训练到他能用自己的话去说故事大意。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的方法进一步拓展孩子的语言。  朗诵训练:包括短文朗诵和儿歌朗诵。最初的朗诵训练应先从儿歌开始,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聋儿的节奏感、韵律感,通常引导聋儿按照一定的节拍,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情。在选择朗诵训练材料的时候,还要注意选用不同韵脚的字,以便聋儿练习不同的押韵形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