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宣城行迹之桃姑迷宫

2025-04-10 21:01:32

清明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按计划从宣城返回无锡,顺道游览广德的桃姑迷宫和太极洞,先去的是桃姑迷宫。桃姑迷宫位于安徽广德县独山镇的东铝涞佾诟崖山上,又名东崖洞,据说远自宋代,就招徕过无数文人墨客。

清明宣城行迹之桃姑迷宫

驾车从沪渝高速太极洞/宜兴出口下,经G318、S215后,就一直是小路了,不时还会与载煤或其它物资的卡车相遇,虽然昨日刚下过雨,但一路还是“风尘仆仆”。家人都怀疑是否走错路了,而我因为看过介绍,知道去景区的路不好,所以对GPS所引导的道路还是相信的。路不好,行驶也不能快;下高速后约开了半个多小时吧,就见路旁矗有一尊仙姑塑像的空地,上写桃姑迷宫景区停车场字样,这就到目的地了。这段路坑坑洼洼,真不好走,但一路行来看见路旁、山上堆积了好几处的太湖石的,如果想买太湖石的话来这条路上应是不错的选择

清明宣城行迹之桃姑迷宫

这处停车场居然一辆车也没有,于是继续开车向前。前行不远就看见一池水面了,环池正盛开着粉色、红色的桃花,这就该是景区的“天女池”了。池的一侧还有饭店之类的,可惜都“铁将军”把着门,池的另一侧就是桃姑迷宫的入口,我们的车子也就靠在池边停了下来。

“天女池”不大,池中还有小岛,岛上立有双手捧桃的仙子雕像,近旁还有亭、阁等建筑,有水泥石桥可通行上岛。景区的入口建在一台阁上,循台阶而上,书有“桃姑迷宫”字样的牌楼后即是,牌楼的一侧还立有1991年10月1日书写的“桃姑迷宫开发碑记”,记录着景区开发的历史。台阁前有一小道,道旁间隔摆放着一些作成树雕的树木,其间还栽有野杜鹃,正是杜鹃花开的时节,红彤彤的一片,煞是好看,而这小道也被名曰“树雕步道”。步道的尽头还有一些售卖工艺品的店铺,也都紧闭着,此处的人气可见一斑。

清明宣城行迹之桃姑迷宫

牌楼后的迷宫洞口布满太湖石,导游介绍桃姑迷宫同其他溶洞根本区别就在洞内钟乳石甚少,几乎全部是含有艺术魅力的太湖石,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太湖石洞,号称“洞中大峡谷”。洞口一侧嵌有“玉女献桃”图,另一侧有“灵秀甲东南”字样的石刻,据说出自明太祖朱元璋巡幸后的赞语,落款是“嘉靖进士”某某,也不知是否是旧物。

信步入宫,举目细看,宫中景象在五彩灯光的映衬下令人有梦幻般的感觉。宫内迷径众多,曲径纵横交错,或上或下,忽左忽右,曲曲弯弯,称得上是地下太湖石的艺术宫殿。介绍说迷宫有“四绝”:一是怪石,太湖石嶙峋密布,随意赋形,石纹如画,栩栩如生;还有一种墨香岩,以手抚摸可闻墨汁清香。二是奇门,群石垒门,石中开门,门连门,门套门,门上有门,门外有门,一步三门,一宫九门,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这是形成迷宫的一大要素。三是幽峡,飞天峡长达百米,两壁似刀砍斧劈,壁高30多米,而壁间距仅1米,险峻之极;回步峡盘旋弯曲,令人不辨东西;索桥峡深不见底,地下河水流无踪;玄武、七星、磬折诸峡峡深谷险,各具特色。四是流云,洞中云雾缭绕,四季不绝,飘忽迷离。导游介绍宫中有桃姑迎宾、流云飞瀑、桃塘夜月、洞山塔影、聚仙观画、瑞草霞光、奇门幽峡、福寿仙桃、索桥鸟瞰、宋墨遗香、万佛朝天、通天一门等12大景观,我个人认为最佳的还是福寿仙桃,仿佛仙桃般的怪石在“福”、“寿”的映衬下,充满着吉祥的氛围。因为拍照的缘故,我一个人常常落后于解说,而洞中不听讲解又可能不得要领。其实景区也就我们这群游客,也不明白导游为何还着急赶时间的。

清明宣城行迹之桃姑迷宫

从宫中出来已在半山腰,有一石亭名“忘忧”,暖暖阳光照着倒真有几分忘忧之感。导游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临走前告知山上还有佛教文化园的。于是再次沿石阶向上。未走几步便是山顶,有一佛像端坐亭中,亭名“畅心”。亭后一片太湖石丛,其间一条小道通往庭院;小道左右放置了好些小象塑像,颇有几分童趣。循路进入庭院,有碑廊、祈福阁、观音殿、罗汉堂、通天门等可参观,更可登藏金塔一览远山近水。

感觉这处景点还是花费些心思的,只是因为往来道路不好的缘故渐渐“淹没”,以至游人寥寥,在下山的路上我还在想着。不知是开矿的经济效益大还是发展旅游这一无烟工业好些,也许这该是当地政府应多考虑的事吧。呵呵,看来“要致富先修路”果然还是至理名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