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旅游指南
张掖炷疒钾柬旅游指南:
张掖旅游指南之 山丹:
文化:山丹的佛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位于县城西5公里的大佛寺,旧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历史。该寺坐西望东,依山而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庭后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39米,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雄宏壮观。内塑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状坐像一尊,高35米,造型逼真,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特别是大佛全身用60万张价值240万元人币的金箔裱贴,愈使佛像熠熠生辉,气度不凡,被海内外佛教界誉为"天下第一佛"。交通:山丹位于张掖东南方,距离张掖67公里左右。游客可以从张掖自驾、包车或乘坐班车到达。山丹县城紧傍312国道,兰新铁路、312国道横贯全境,有5条全长181公里的省地公路、8条通往县乡和军马场区的地方公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游客可以从张掖自驾、包车或者乘坐班车到达。
住宿:山丹的宾馆大多集中在县城内,建议游客选择住在县城内,这里的宾馆大多为招待所和小旅馆,交通比较便利。
最佳旅游时节:6月至9月最适宜游玩。这里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一月最冷,7月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山丹活动:
佛山民俗旅游文化节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四月初八地点:山丹大佛寺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四月初八,为纪念释迦牟尼诞生,山丹大佛寺都会举办传统的盛大庙会。此时,桃杏开花,杨柳吐丝,麦苗泛绿,风和日丽,本县及周边民乐、永昌、张掖等地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于此,朝佛拜神,祈祷平安;借佛游春,赶会踏青。沿途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寺内钟声和鸣,青烟缭绕。
焉支山风情旅游观光节时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地址:焉支山活动:"去病节"是河西走廊民间的传统节日。山丹、永昌、民乐、甘州等地农家多有到焉支山赏景消夏,游玩避暑;上钟山寺求儿盼女,偿还心愿,或在家中晾晒衣物、清扫房屋、防虫防鼠防病的农家习俗。每年这一天,焉支山香客蜂拥,游人如潮。玉皇观、三佛殿中香花宝幢,梵呗阵阵。县上同时举办焉支山风情旅游观光节,举行民俗文艺表演、民间书画工艺品展览、地方特色商品展销和旅游观光等活动,已成为地方性重大传统节日。
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时间:每年7月中下旬地点:山丹军马场活动:精彩的体育运动会、赛马大会和马术表演,以及与之相关的旅游观光活动。
张掖旅游指南之 张掖丹霞地貌
简介: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地理:张掖丹霞地貌区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县,面积约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积约40平方公里。北距张掖市区35公里,南距肃南县城5公里。本区丹霞地貌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沿梨园河两岸及其各支流(沟)连片分布,分为南北两大群,中间夹张掖绿洲盆地,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北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以单斜脊为主,以山体纹理、脉络清晰见长;南群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是张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
交通:客车,在张掖汽车西站乘坐张掖到肃南县的班车,票价6元。沿张肃公路西行大约47公里,在公路的左手边见到一块大大的“丹霞景区由此进入”的标示牌下车即住宿:建议在张掖市内住宿,那里宾馆条件不错,可以乘车往返丹霞地貌旅游区如。果打算住在丹霞地貌附近,推荐到张掖丹霞鑫源农家乐住宿,不仅交通便利,而且从房间的窗户就可以看到丹霞地貌。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