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孩子的游泳安全
、 每年夏天,在度假海边、游泳馆总可以看到很多人玩水,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3岁小孩,都在戏水。但近日教育部通报的16名学生溺亡事故吓怕了不少家长,尤其暑期将至,如何保证孩子的安全迫在眉睫。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确保孩子的游泳安全的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工具/原料
孩子溺水的N个原因
溺水最常见的原因是抽筋。孩子若在水中发现自己抽筋,首先要稳住身体。如果是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腱蓉唁弥筋消除。如果是腿或脚趾抽筋,要尽量接近浅水区或池壁;倘若不能的话,最好的方式是先踩假水。然后用力用手指将脚趾向上扳,帮助抽筋的部位拉直。将抽筋肌肉拉直是解决抽筋的办法。呛水后慌张而引起溺水也很常见。要告诉孩子,游泳呛水难免遇到,保持好身体重心,调整好动作即可避免。最后,疲劳、饥饿、紧张等都会引起入水后不舒服或晕眩。家长需提醒孩子,在疲劳、饥饿的情况下,千万不可下水,如果突然出现不适,要马上向岸边的救生员或旁边的游泳者求救。
溺水时拼命挣扎更易下沉
1、你可以告诉孩子这样做:不慎落水后立议陬涸渎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等待浮出水面。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动上浮。当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待仰位,使头部后仰。只要不慌张,不胡乱挣扎,不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反之,身体会下沉更快。头部后仰浮出水面后,口鼻就可以进行呼吸和呼救,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救援者到来。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复杂的道理孩子听了也未必能记得住,最快让孩子记住溺水自救的方法是亲身示范。家长平日可以带孩子到游泳池,跟孩子一起演练。最重要的是,要劝告孩子不能去一些河流、山溪、水库都是溺水事故的黑点,除了当地水况不明确以外,也因为这些地方的水温较低,容易发生抽筋现象,难以自救。加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溺水自救的常识,是保障孩子安全的基本,愿孩子们都能安全度过欢乐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