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往来账款财务管理“两步法”

2025-04-21 19:43:07

1、严把入口,前置管理  企业往来账款财务管理的功夫应下在往来账款管理之外,全面踅斗渤汊强化往来账款源头管理,提高往来账款“注入”质量。  厘清业财岗位分工与职责。业务经办人、经办部门应对往来账款的收付负“主体责任”,经办人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与销售回款形成挂钩,以充分调动业务经办人的积极性,约束和督促经办人员尽早回收往来款。财务人员则对往来账款管理起监督复核作用。  企业应加强商务过程管理。在企业采购或销售过程中,应充分评估往来账款的坏账风险和资金成本,并将相关要求融入到合同中去。比如合同付款条款中要严格控制预付账款的支付比例、进度款的支付要匹配或滞后项目的开展进度等,避免资金长期被合作伙伴占用;在企业销售过程中,管理策略则相反。对于业务往来发生较多、数额较大、周期较长的企业,可以按业务性质实施信用分类管理  企业应梳理形成往来账款的关键业务事项,做好往来账款科目的重点控制。比如对于“其他应收款“科目中的员工借款,企业应明确员工借款的适用范围及借款期限;对于“预付账款”科目中的非合同类预付款,要严格预付款资金支付的审批流程,一事一议。

2、做好编制,清晰详情  往来账款结余详情的编制是对企业账务处理的再次复核,能够及时发现财务人员在账务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会计差错。往来账款结余详情的编制应以会计科目为维度,明确结余详情涵盖的项目要素,如摘要、合同及编号、金额、经办部门(人)、挂账日期、账龄、预计收付时间等。  在明确项目要素的基础上,企业应对要素内容、编制过程进行标准化规范,比如摘要统一为“挂XX项目尾款”。对于编制过程中发现的会计差错,要形成标准化的差异确认和反馈机制。  如有可能,企业应尽量保证结余详情编制人员的稳定性。结余详情编制完毕后,企业应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汇总,并由编制人员之外的财务人员进行复核确认,对于会计差错形成整改建议。审核无误后,牵头人员应对定稿后的往来账按照既定格式进行打印,交编制和复核人员签名确认后进行归档。  财务部门应结合往来账款合同中所约定的期限、结算对象对往来账款结余详情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请管理层与业务经办部门(人)提前采取对策。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