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备考之遗忘的原因
1、1.遗忘痕迹衰退说也叫做消退说,代表人物是巴普洛夫。那么巴普洛夫做过一个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在这个试验中当狗已经学会了摇铃铛流口水但是长期摇铃铛不给食物后逐渐的狗就不会再流口水了,最后完全忘记了铃铛声代表着食物来的信号。所以他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2.干扰抑制说,代表人物是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他们认为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1)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来学习的材料的回忆和再认产生的干扰。(2)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所以干扰抑制说主要强调的是学习的材料之间受到了干扰导致的。
3、3.同化说,代表人物是奥苏贝尔。奥苏贝尔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的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记忆的遗忘。比如:记住各种各样鱼的种类有很多,会增加记忆的负担,所以只用记住什么是鱼就可以了,在这里面鱼的概念是高级的概念,各种鱼的种类是低级的概念,所以是高级概念代替了低级的概念。
4、4.动机说也可以叫做压抑说,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以及也就能恢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去考试当走进考场后发现脑子中记住的东西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当考完试走出考场又突然都想起来了,这就是由于动机说导致的遗忘。而动机说也体现出两种:(1)情绪压抑,由于太过着急紧张的状态导致遗忘。比如,越着急出门越找不到钥匙放在哪里了。(2)动机压抑,由于动机太过强烈导致的遗忘。比如,越是想考高分,越是出现错误。
5、5.提取失败说。这种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比如“舌尖效应”就是一种提取失败,有了合适的提取线索就能提取出来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