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专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水平测试题
一、辨识题1、横隔板预留钢筋不足,严重错位 2、预应力筋未及时张拉,槽口积水3、张拉槽口积水,锚头混掉谶锻歪凝土不密实 4、横隔板钢筋严重错位5、T梁马蹄部位箍筋未交叉闭合 6、桥台台背填料不符合要求7、墩柱钢筋锈蚀严重,直螺纹接头未拧到位 8、T梁顶面拉毛不规范,端面未凿毛9、T梁梁端连接钢筋预留长度不足 10、波纹管位置不准确11、张拉槽口积水,混凝土表面不密实 12、桥面铺装钢筋未穿过预留钩筋,无垫块13、桥面铺装层表面开裂 14、伸缩缝混凝土开裂15、横向预应力张拉后未及时封锚,钢绞线锈蚀 16、波纹管位置偏差大,端面混凝土未凿毛17、波纹管错位 18、翼缘板混凝土松散19、T梁安装前未及时封锚 20、T梁顶板混凝土不密实,钢筋外露21、二次张拉趾槽位置不准确 22、二次张拉槽口积水,钢绞线浸泡在水中23、T梁顶面平整度差,大量脚印 24、弃土对墩柱造成侧向挤压25、支座周围弃渣未清除 26、拱肋吊装横向偏差大,各拱肋的间距不均27、钢筋连接不规范,钢筋端部未预先折向一侧 28、波纹管和钢筋错位,混凝土不密实29、支座找平砂浆质量差 30、梁板底部被水泥砂浆支垫,支座脱空31、连续刚构箱梁底板混凝土脱落、露筋 32、斜拉桥施工中过量集中堆载33、箍筋和纵向钢筋绑扎错误 34、湿接缝混凝土松散,钢筋外露35、台帽未对应留置沉降缝 36、扒杆吊架梁37、未安夹轨钳 38、架摸无支架39、桥梁无临边防护,氧气乙炔安全距离不足 40、配电箱无盖、无防雨措施二、填空题1、后张法进行预制梁(板)张拉时,如设计未规定时,预制构件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2、片石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填埋石块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3、后张法施工中,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备并检验合格后切除端头多余预应力筋,严禁用电焊(气焊)切割。4、对于桥涵混凝土工程,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应按冬季施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5、非承重侧模板,一般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三、简答题 1、简述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张拉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2)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3)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施工;(4)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5)预应力筋张拉管孔道应尽早压浆。2、在交工质量检测阶段,对桥梁工程实体应抽检哪些指标?(1)下部构造:墩台砼强度、主要结构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墩台垂直度。(2)上部构造:砼强度、主要结构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3)桥面系:伸缩缝与桥面高差、桥面铺装平整度、横坡、桥面抗滑。(桥梁专业试题二)一、辨识题1、T梁纵向钢筋连接质量差 2、翼缘板端面未凿毛3、直螺纹接头未拧到位 4、横隔板钢筋错位,端面未凿毛5、T梁马蹄部位箍筋未交叉闭合 6、前面铺装前未清理干净,钢筋网无垫块7、伸缩缝混凝土有脚印 8、波纹管倾斜,梁端未凿毛9、波纹管错位 10、湿接缝混凝土松散,钢筋外露11、弃土对墩柱造成侧向挤压 12、张拉后未及时封锚13、二次张拉槽口积水,钢绞线浸泡在水中 14、支座偏歪15、钢筋错位连接,端面未凿毛 16、支座偏位17、T梁底部混凝土空洞,波纹管和钢筋外露 18、钢筋安装位置偏差大19、桥梁支座被水泥浆包裹,梁体破损露筋 20、梁端连接钢筋预留长度不足21、梁底漏浆 22、钢筋连接不规范,钢筋端部未预先折向一侧23、预制梁存放不规范 24、桥面铺装层表面开裂25、翼缘板混凝土松散 26、台帽未对应留置沉降缝27、T梁安装前未及时封锚 28、桥台台背填料不符合要求29、波纹管位置不准确 30、T梁顶板混凝土不密实,钢筋外露31、箍筋和纵向钢筋绑扎错误 32、拱肋吊装横向偏差大,各拱肋的间距不均33、连续刚构箱梁底板混凝土脱落、露筋 34、斜拉桥施工中过量集中堆载35、T梁顶面拉毛不规范,端面未凿毛 36、无上下安全通道和临边防护37、施工电缆未架空 38、架桥机横向轨道未安限位器39、单点捆绑吊 40、支架刚度不足二、填空题1、桥涵台背的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并应严格控制填料的分层厚度和密实度,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压实。 2、对于跨度大于4m的构件,其承重模板、支架或拱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方可拆除。 3、桥梁重要结构,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 0.15mm的,必须处理。 4、砼抗压强度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及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环境中养护28d做抗压试验时所测得的抗压强度值。 5、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接头单面焊接的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二、简答题1、现浇梁(板)或拱圈施工时,确定支架或拱架的预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1)支架或拱架承受施工荷载后引起的弹性变形;(2)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的压缩而产生的塑性变形;(3)支架或拱架基础在受载后产生的沉降;(4)由于混凝土收缩及徐变而产生的扰度;(5)梁、板、拱的底模板的预拱度设置。2、简述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的划分标准。(1)特大桥:多跨总长>1000m,单跨>150m(2)大桥:100m≤多跨总长≤1000m,40m≤单跨≤150m(3)中桥:30m<多跨总长<100m,20≤单跨<40m(4)小桥:8m≤多跨总长≤30m,5≤单跨<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