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园艺知识 让人知道园艺是干什么的
1、果树园艺学是研究果树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产品处理的科学。蔬菜园艺学是研究蔬菜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及产品处理的科学。观赏园艺学也是研究花卉和观赏树木的品种、生长习性、栽培管理和运用产品处理的科学。造园学又叫园林规划设计学、是研究园林绿地的设计、规范、施工、和养护管理科学。
2、栽培介质是所说的基质或通常所说的栽花用的泥土。介质顾名思义就是植物凭借赖以生长的基本物质,由于是基本的物质,因此选择上必须加以注意,选择介质应把握几个要点及原则,首先确认介质本身品质是否良好,优良的介质由于本身制造的 过程严谨,经过消毒及灭菌的过程。因此不易滋生细菌,且附这养分及水分的功能良好;反之若是较差的介质,则往往其中已经引含大量的有害菌种,甚至还可能藏有害虫的卵,因此极易使植物本身遭受病虫害,由此可见选择介质的基本功夫是马虎不得的。
3、所谓的土壤就是一般直接取自户外的泥土,或者是经由植物茎叶腐败后所残留之杂质所堆积而成的介质,这种介质最大的好处就是取得容易且量多不需成本,对于一般大量种植且生性强健的植物而言是最适合的介质;但其缺点是土壤本身良莠不齐,品质难以控制,且常含有各类菌种甚至有害虫类或卵隐藏其中,因此极容易造成植株本身受到干扰或侵害进而导致生病或死亡,因此若所栽培的植株极为珍贵,则并不适合使用一般土壤为介质;若仍必须使用的话,则必须事先处理,先筛选所需之土壤,去除不必要之杂质后,利用日光直接曝晒或洒入少量石灰,将土壤适当消毒灭菌后即可使用。
4、炭土是园艺栽培介质当中最为人熟知且最被广泛使用的介质之一,其原料主要采集自温带地区泥沼或湿地的藓苔类及藻类突迫眠走植物,利用其死亡后腐败而堆积之纤维,经过干燥处理加工制造消毒杀菌而成,台湾本地除了不产原料之外,成本上考量自制亦不见得划算,因此主要仰赖进口,仅有少数较大型花农,将进口原料自行加工处理使用。泥炭土具备许多一般土壤所缺乏之优点,主要是其干净、质轻、品质良好稳定,且其用途广泛,除了适合大部分植物种类使用,且亦适合植物之各种生长阶段使用;但泥炭土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首次使用之泥炭土便不易吸水,且当其完全干燥时易形成硬块,水分亦不易吸入,此时可用手将其搓揉成较细之颗粒,或将其浸泡水中以协助其充分吸水;此外泥炭土由于质地轻,亦不适合栽种较高大型植物,若能混合砂石或土壤增加其重量,可防止大型植株倒塌。
5、蛭石呈黄褐色,表面带有金属光泽,颗粒不大,约3~5公厘立方,质地轻盈,是一种物理特性介于泥炭土及真珠石之间的栽培介质,制造过程同样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因此使用上可放心,常被用来作为混合泥炭土使用,透气吸水力不差,但颗粒较大且彼此黏着性不佳,因此无法有效固定植株,且亦不适合播种时使用。
6、蛇木屑是由蕨类(笔筒树)的枝干纤维老化干燥后制成的一种介质,蛇木屑本身为黑色的纤维状细条,经过加工制造及消毒后便成为块状或散状的栽培介质,这种介质物理特性像极了干燥的泡面,干干脆脆,排水通风良好,只是不像泡面会吸水膨胀进而软化,反之其耐用性甚佳,非常适合用来栽培兰花或攀爬性植物,但其缺点是养分不易附着,增加施肥的困难度。
7、浇水。水对所有的生物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动物如此,植物亦是如此。我们都知道人可以数天不进食,但却无法数天不喝水,唁昼囫缍这种现象同样存在植物中,可见水对生物而言远比养分来得重要,因此如何正确且适当的浇水,便成为园艺栽培者不可或缺的一门基本常识。很多人认为浇水不过就是把水倒给植物那么简单,其实说来也没错,但浇在哪里?一次浇多少水?你知道吗?而且每种植物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有的需要较多水分,有的则必须加以节制,因此对于所有的植物并无法一视同仁看待;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仙人掌是属于干燥型植物,需要极少的水分,然而浮萍却是一生当中都生长在水中,无法离开水面而生活,若是把两者的环境互换,相信都难逃死亡的厄运。
8、耐旱型植物,此类型植物所需的水分极少,栽种此类植物时介质大部份时间是保持干燥的,且介质即使浇水后亦能迅速恢复干燥状态,例如仙人掌及多肉植物。此类型植物春、夏、秋三季时可视为干湿交替型植物照顾,但冬季休眠期则介质几乎保持完全干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