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赚大钱的逻辑

2025-04-19 07:21:11

1、加上投资本身是以小搏大的过程,赌错了无非亏点小钱,对了可以赚很多钱,所以往往都是开放性设想问题。尤其是一级市场中的早期更是如此,我们都是非常乐观的去设想未来的各种无限可能,于是很多结论和逻辑听着有点像“愤青”,但我认为多了解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也是有好处的。

2、GDP增速放缓将引发收入衰减刚才有演讲嘉宾提到我国当前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长高于GDP的增长,这里我有点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过去的收入数字慢于GDP的数字反映,GDP增长传导到收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从而形成了相对滞后性。一旦GDP增长放缓,收入水平也就会跟着下降,从而低于GDP增长,这个是必然的趋势。至于GDP增速为什么下降,这个没办法解答。因为很多时候未来是无法推演的,只能凭借感觉,他没有可被用作讨论的任何依据,只能根据一些细枝末节的观察来揣测未来的可能性而已。我回国的几个月时间,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跟相对底层的人聊天,在收入方面,我问他们今年的工资是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他们说不要萎缩就很好了。我跟很多实业基层的员工聊,他们也这么说。所以我斗胆下个结论,今年并非是大家所预期的消费升级的一年,因为消费升级的基础是收入增加。但是,与数据相反的现实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不是收入水平增长的问题,而是能否保住去年的收入水平,在座的可以回去问问自己朋友的收入是否增长了。

3、我总觉得,专家喜欢的数据其实本质反映的都是过去的情况,而我们更关心未来会怎么样,但现实往往就是,过去怎么样是预测不了未来会怎么样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要预测未来只能深入基层,了解市场,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和报表。我自己走了很多地方后的结论是,未来三年,我感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收入衰减会很严重。过去三年,我们在一片狂热中投资了200多家公司。但是今年,看到这种趋势后,我们整个上半年只投资了3家企业。2、不管是借贷还是投资,赚钱根本在于实体盈利再跟大家从理论上讲一些我自己关于金融层面的逻辑。金融一般归纳为投资和借贷两个范畴,但是这两个范畴的背后,本质都是实体盈利。如果实体不盈利,那么意味着投资不能赚钱,无法获得投资收益;借贷则意味着资金借入方不能赚钱,也就必然不能归还资金借出方的资金。最终的结果就是借贷崩盘,投资打水漂,金融出问题。相对而言,借贷的逻辑更加难以运作,从我自己角度来看,借贷有两个特征很明显。第一个特征就是借贷行为的客户群体相对狭窄,必须是那些不好不坏的群体,客户好了,一般就不需要再借钱了,不好,那就跑路了。所以,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一个不断消灭自己客户的过程,要么就是被客户搞死的过程,这是借贷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马云曾经骄傲的说,你看,当年借给我五十万的人,我就还钱了,说明小企业也是有信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现实,就是他是发大财了的,但是那个借给他五十万的人,现在估计还是穷光蛋,这个就是借贷的核心逻辑,你没有积累,你无法跟客户一起成长,客户一旦好了,就离开你,你陪伴着客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结果客户一好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为什么借贷必须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核心是因为无法分享未来的收益。借贷的第二个特征是没有积累。前面说了,因为你无法分享客户成长带来的高收益,那么你永远只有恒定的利差。一百万,你收10%的利息,扣除资金成本4个点,运营费用2个点,那么意味着你最多赚取不到4个点的收益,但是承担的是一百万的风险。也就意味着你过去做了一百笔业务,都赚了,突然有一笔业务出了问题,哪怕过去做的再好,最后你都是死,因为收益无法覆盖坏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8
  • 阅读量:31
  • 阅读量:47
  • 阅读量:75
  • 阅读量:5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