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的症状与自我检查
1、因此,为了早期诊断出口腔癌病变,我们建议民众,不妨利用每天刷牙的机会,顺便做口腔的自我检查,除了用眼睛观察外,也用手去触摸,检查的重点
2、口腔黏膜颜色改变 - 如变白,红,褐或黑,且无法抹除。
3、溃疡 - 超过二周以上而未愈合的口腔黏膜溃疡,就应活动组织切片检查。
4、硬块 - 口内或颈部不明原因之肿块。自我检查是一种防癌的好方法,以下即针对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症状加以介绍,并照着镜子做口腔自我检查的方法
5、(1)脸部的对称性先看脸部左右是否对称,包括表面皮肤及上下骨骨。某些发生在颚骨内的口腔癌,初期并不会造成表面口腔黏膜之溃疡,而是造成颚骨的局部性肿瘤,有时合并有颚骨知觉异常或其上之牙齿动摇等症状。在表面皮肤的检查上,先观察颜色是否相同,注意突出的地方如痣,硬块是否比先前变大,变厚或颜色改变。另外需注意表面皮肤是否有瘘管产生。
6、(2)唇下唇之鳞状细胞癌常无痛,生长缓慢,且很少向深层侵犯及远处转移。检查时以手将上下唇均往外翻,注意这部份每一地方之颜色或某些部位构造有异常情形如溃疡或突起,白斑。长期抽雪茄者,雪茄放置位常与肿瘤位相关联。
7、(3)牙质由于牙龈喀囫算扑癌常会造成牙龈组织之丧失与齿槽骨之暴露,甚或造成牙齿动摇,因此患者与医师皆须与慢性牙周疾病做正确之区别诊断,以免误拔牙齿而造成癌细胞之扩散或耽误治疗时机一般牙周炎较少造芤晟踔肿成溃疡及表面坏死,牙龈癌常会疼痛,且刷牙时易造成流血,常以溃疡形式存于附着牙龈上,并易侵犯至其下之齿槽骨,下颚。骨比上颚骨发生率高检查时将唇往外翻,使牙龈部份露出,同时注意颊侧及舌侧,查看颜色是否有异,注意表面是否有肿块,溃疡,出血及不正常之牙齿动摇。由于肿块的产生,少数患者最初的主诉是较易咬到牙肉,特别在无牙区;另外牙龈鳞状细胞癌较易对其下颚骨产生侵犯,至下颚管下齿槽神经时,会有感觉麻木情形出现。
8、(4)两颊黏膜在台湾,颊部内面是口腔癌好发之部位,表面常呈乳头状或溃疡状,近咬合面处常易被牙齿咬到。前期常以白斑病变存在,癌病变本身有时会痛,但并不显著,有时会有烧灼感。检查时以两手指头撑开颊部,使露出此处黏膜,此部位平常较易被遮掩住,因此较不易注意到其变化。
9、(5)舌及口底肌肉篥襄咐辈舌部亦是口腔癌常发生之处,且预后很差。舌癌初期常以小溃疡表现,并逐渐向深层及远处侵犯使舌失去其正常之活动性,造成吞咽及讲话之困难舌。癌初亏坚橘锝期常表现疼痛症状,随着病程进展而疼痛加剧,甚至会传导至颈部,喉咙及耳部。舌癌常发生于舌侧面,舌腹面次之,而舌背面较少。某些疾病由于会导致舌背味蕾萎缩,而导致此区易产白斑病及口腔癌机会增高,如严重铁质缺乏,维生素B缺乏,Plummer- Vinson症候群,第三期梅毒及扁平苔癣等。由于位于舌下,口底部之口腔癌需仔细检查后才能发现,检查时须将舌头伸出嘴外,左右摆动,查看舌头的活动性,正常情形应很灵活,否则要注意舌根或边缘是否长了肿块。接着将舌头卷起,查看舌腹面,看左右舌缘,口腔底部组织,用手指触摸口腔底部有无突起。
10、(6)腭部对抽烟者而言,此处为易发口腔癌之处,起先多以白斑症表示,随后再发生癌病变;肿瘤本身为乳突状或外生性,较少扁平或溃疡检查时将头向后倾,口张开即可见到(也就是舌在嘴里往上翘,所接触到的平面即是),注意有无任何溃疡,粗糙表面或突起之处。
11、(7)颈部两侧由于桌薜兀变头颈部有丰富之淋巴网路,因此癌细胞常易沿此造成局部颈部转移,而有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质地硬,并因固着于邻近组织而缺乏可动性。除口腔癌外,华人最好发之鼻菝驹阏萱咽癌也常表现此症状。检查时以手触摸两侧颈部看有无硬块,包括颈部各区大于2公分之淋巴结群。不过需注意的是,一般上呼吸道感染,齿源性感染,肺结核或儿童也常会发现颈部淋巴结之发炎性或非特异性肿大,故需做区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