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你如何防止入室盗窃
年关将至,每家每户都自觉提高对防盗的警惕。哪些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入室盗窃?且听警察专业分享
入室无非从门或窗进。进门又无非两种,技术开锁或者暴力破坏,技术开锁痊跬媸应门道很多,什么门镜钩、掏锁芯都属于低级的,遇到设防级别差的防盗门,手里利索的,观察一下30秒开门都算慢了,可以明显感觉到,近年来,技术开锁盗窃发案越来越少。暴力破坏的,除了零星的到群租房个别的房间,拿个液压钳剪挂锁或者锁鼻,几乎绝迹。在我所工作的区域,钻窗入室的方式占很大的比例。钻窗的技术含量立马降低,僻静的小区找个开着窗户的阳台或者厨房,剩下的就看攀爬手段和体力了。现在入室盗窃踩点、望风的少了,犯罪人员主要考虑的是小区的整体环境是否适合作案。
想起《一千零一夜》里在门上做记号的强盗的故事,我工作以来接触到的入室盗窃,还没看到过有做记号的,网上说的这些记号有没有根据我无法断定,因为确实是没见过。
白天作案的也极少,一般都是在夜间2点至5点,人们的熟睡期内,夜间钻窗根本不在意有没有人在家,进屋活动范围基本在客厅、门厅、鞋柜周边,人们经常有意无意的把挎包、钱包、手机放置在这些地方。谨慎的原路翻出去,胆大的直接屋里开门离开,很多人是在过后很久,发现一些物品移动了位置,或者屋内留下脚印才意识到被盗,有的人甚至过了两三天还不明就里。所以说,小偷的技术含量越来越低,作案越来越随意,专业踩点做记号的也少之又少(我真是没见到过)。况且作案个体差异极大,即使做了记号也不会有什么默认的规则或者共通性,还要承担被人提前发现的风险,他自己明白就得了,不会有“常见记号”一说....《一千零一夜》里强盗倒霉就倒在做记号上了....
所以天天进屋之前,张着嘴看门框看墙找记号,不如主动防范起来:
1.锁闭好门窗,就这么简单。再好的门贼也能进,但是如果关了门反锁一下就不一样了,这一下简单有效,无机关可言,再好的手艺也得折腾半天才能开,必然之难而退。天凉关窗就进行锁闭,天热了,开窗睡觉可以安个报警器,买淘宝上最便宜的,三四块钱,门上也可以装,一进人就滋哇乱叫。推拉窗可以开小点,开启的那扇窗与窗框之间顶个棍子或者尺子。
2.楼层低的、治安环境差的老实装防护栏吧,楼下防护栏能搭脚的、燃气管道外露顺墙窗而上的也老实装了吧。
3.出差、出门且时间不长的话,阳台或厨房里长明一盏节能灯吧。
4.和邻居处好关系,互相有个照应,一个认熟人脸的大妈多问一句,比警察破案容易多了。现代警察发源地英国发明了Neighbourhood Watch(邻里守望),其实我西周萌芽出现的户籍制度就带着这层意思(登记了人口,村里来了生人要报告官府哦)。
5.发现被盗后,第一时间报警,注意保护现场,减少踩踏,特别是有翻动痕迹和陌生脚印的,记得刚才穿的什么鞋子,鞋底要给警察看的。初步核实损失的财物价值,回忆一下有可能的案发时间和异常情况,等待警察处理现场。
入室盗窃这种案件最易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安身立命的最后一点空间也变得不安全了,除了这种家受到侵犯的挫败感之外,发案之后人们一般都会后怕:要是在家正好堵上了小偷怎么办?小偷进屋了,不光拿东西还要侵犯我的人身安全怎么办?回想着自己睡着觉,一个陌生男子在边上晃悠,真真后怕,一后背冷汗。
另外告诉大家,传说(其实就是朋友圈、微博转的)入室盗窃进屋吹迷烟,让人立马动不了的;拍肩膀吹迷魂粉,让人有多少钱掏多少钱的;卖望远镜往眼睛里射迷针,拉走割肾的....如果这些属实,江湖还在,我还真得叫捕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