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孩子英语前,父母必须先了解的7个知识点
著名的亲子英语启蒙专家盖兆泉老师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二语习得理论对于孩子较小,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家长,非常有了解的必要。这些理论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英语学习,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工具/原料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盖兆泉老师关于二语习得理论的7个观点。
1、无意识的输入优于有意识的学习
1、无意识的输入才是习得,有意识地学习叫学得。习得的效果比学得的效果好。习得是无意识的吸收,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孩子的关注点只是语言的“意思”,他看的和听到的,是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而不太关注语言结构和词汇。通常意义上的二语习得发生在目标语言的环境中,比如一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的小孩,每天处于英语的自然交际中,他会习得第二种语言。这个自然环境有如下四个特点:1)真实语境 2)交际需要 3)大量接触 4)交流互动。能否习得的重要条件,就是能不能模拟这种“处于目标语中”的环境。
2、听-说-读-写 顺序不容颠覆
1、“二语习得论”的重要观点是咸犴孜稍先大量听,获得必要的输入。英语启蒙是“英语声音的启蒙”,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英语语音体系。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建立“声音”与“图像”或者“情景”的直接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不借助与文字。对应得越好,英语就越流利。3-5岁就是大量的听,先让孩子理解声音,6岁以后再认字并不迟。听说领先,对英语这种拼音文字尤其适用,因为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它的发音密切相关,孩子先理解了声音,会为后面的认字、阅读打下非常必要的基础,事半功倍。
3、遵循“i+1”的可理解性输入原则
1、“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论”的核心观点,原则是“i+1”,i是自己的现有水平,+1是在这个基础上只加一点点新知,以达到“可理解”。英语学习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给孩子选取材料时,如果不能贯彻“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所加的东西过多,大大超出学习者的理解能力,那就会像噪音一样达不到任何效果。
4、语言输入要大量、有意义、有兴趣
1、“大量”是指大量的接触和运用,需要时间的积累。而“有意义”和“有兴趣”,说的是二语学习者必须要对习得的材料感兴趣,能听得懂,看得懂,知道是什么、愿意在听或者再读。孩子用感情判断什么有意义,什么无意义,有意义的东西不需要反复背诵,就能够被重新回忆起来。但如果孩子的情感判定内容没意思,没意义,就会被大脑阻挡。
5、尊重沉默期
1、沉默期是儿童二语习得的正常现象。有些家长和老师总是鼓励孩子从一开始就积极交流、做口语练习,这样做对学习者是有害的。“二语习得论”认为无论成人或儿童,在掌握外语能力的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沉默期,一般6个月-1年。家长要对沉默期有耐心,启蒙阶段不要着急让孩子说外语。
6、珍惜语言关键期
1、过了青春期再学外语,学习者的语音就很难达到与本族语相当的语言水平,外国腔很难避免。这一点很好理解,就像蟛杆戛攉小时候没练过劈叉,大了骨头僵硬更难劈叉一样。我们的口腔肌肉和舌头,如果形成母语的发音习惯,就很难再改变发音位置,把外语的音发准。从这一点说,外语的语音是“童子功”。我认为即便是为了音准这一项好处,从幼儿开始学习外语也是值得的。
7、儿童母语迁移较少
1、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儿童学习外语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儿童的母语还没根深蒂固,在自然语境中习得第二语言时,负迁移现象少。这意味着儿童学习外语,不太会有成人的那种中式英语的毛病。
2、注:资料来源《家长要知道的“二语习得”主要观点》
3、柔持英语,梦起的地方,我们始终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始终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可以为大家解决更多的学习问题。我们始终相信,时间可以证明,我们可以为广大少儿英语学习者找到合适的道路。少儿英语,小班英语,美国小学,英语培训,英文文章,各类干货,各类问题,我们都可以为你解决。更多好文,英语问题,学习技巧,请关注柔持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