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融考研:哪些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研?

2025-03-24 01:15:33

1、  一、为什么要选择跨考?  1、对原专业不满意。  这类考生有可能是高考选择时对专业不了解或者接受了专业调剂,结果在大学阶段发现对本专业没兴趣或者感觉不对路;  还有可能是因为本专业就业市场形势不好,希望通过转换专业进入到更为理想的行业中去。  2、专业多元化,通过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打造复合型人才。  如今企业对具有两个及以上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有越来越多的需求。  所以有考生希望在自己本科专业基础上再另外学不同于本科的研究生专业,以便增加求职时的竞争优势。  尽管有不少同学在本科阶段会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者双学位等形式扩大自己的专业素养,但相比较而言,本科+研究生分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最为扎实。  此外,还有不跨专业而跨学校、跨地区的考生,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从一所level较低的学校进入都更高level的学校,或者从偏远地区和小城市迁移到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

2、  二、哪些考生可以选择跨考?  有鉴于跨考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了跨考考研的适用人群和敏噗笔蟓专业分类。  1、从人的性格来看,符合跨考的考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一旦确定跨考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接下来就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心理战。  跨考通常意味着专业零基础,尤其是不同专业大类和专业类之间的跨度特别大。  即便是不同院校同一专业,实际上对于考生来说也等同于重新准备,因为不同学校的教材、授课内容和考查方式差异非常大,考研的专业课试卷又都是学校命题,所以考生必须按照报考院校的教学思路和应试方法去准备考试。  对于跨考考生来说,他们复习准备的时间比一般考研考生的更长,专业课应试难度也更大。  这就特别考验考生的毅力和坚持。另外,考研往往有反复,也就是说不能保证一次成功。  这对考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心理素质强大的考生才能从失败中站起来,历经二战甚至三战直至最终的胜利。  (2)心志坚定、自律性高。  考研和高考不一样。高三大家都在拼,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相当浓烈。  而考研往往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过程是单调的、无趣的、寂寞的。  再看周围的同学,求职的求职、出国的出国、玩乐的玩乐,这对考研同学来说无疑是额外的考验。  (3)要做到心无旁骛、不受外界的干扰真的很不容易。  相信不少考研同学都有过为糟糕的复习环境而苦恼的经历吧。所以在一个相对不佳的复习环境下更加要求考生必须做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一个人的solo确实很无趣,但是面对击败boss后的喜悦和收获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4)保持乐观精神、善于苦中作乐。包括跨考在内的各种考研党,从最初一个庞大的队伍到最终能够坚持走进考场的,期间经历了人数上大幅度的下降。  许多人消失了,有些是想法改变了,有些是意志不坚定者,还有些则是扛不住压力而溃退了。  有种夸张的说法,说漫长的复习迎考(其中跨考考研的复习时间最长)比的是心态,心态好能活下来,能活得正常,命硬是硬道理。  这话颇有几分道理。考生必须在学习的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然还有身体。  要学会苦中作乐,保持昂扬的斗志,力争发挥自己最佳的考试水平。  (5)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目前看来考研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系统化和集成化,公共课领域山头林立,专业课更是五花八门。加上许多跨考考生身处异地,要获取有效信息有很大难度。高考的时候有家长有老师帮你搜寻和分析信息,如今都要靠自己。因此,在考研准备阶段,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非常重要。  考生要找到报考院校和专业的基本信息、历年报录比、分数和招生名额、往年的真题和答案等等。当然,现在网上、微信、QQ、淘宝都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源,但其中鱼龙混杂,大部分信息质量很差。考生往往无法有效甄别,钱财被骗还是小事,耽误了考研大业才是最糟糕的。  2、从考生的学校和专业背景来看,跨考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场景:  (1)985学校之间的跨考,目标是热门专业和一线城市。  比如说西安交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考研复旦金融硕士。  一是西安交大到复旦在学校层次上有了新的提升。尽管西安交大和复旦都是C9联盟成员都属于国内最顶尖的学校,但是他们之间还是有差异的。  二是专业从机械工程到金融,职业前景方面上了好几个台阶,虽然机械工程也是西安交大的王牌专业,但比不上金融热啊。当前金融行业的平均薪酬远高于其他行业。  三是从西部城市西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后者的地区优势显著。在城市综合实力、国际化程度、就业形势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上海均显著优于西安。考生通过跨考迁移到上海从而获得该区位优势。  (2)211学校跨考985,目标是好学校、好专业和中心城市。  比如本科苏州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考研东南大学土木工程。  虽然苏州大学在江苏高校的排名仅次于南大和东南位居第三,但这就是211和985的区别,因此从苏大到东南是扎扎实实地上了一个台阶。东南的土木专业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尽管比起前些年来基建和房地产有所降温,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职业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另外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的地区优势和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3)一般院校跨考211、985,目标是好学校。  考生从普通一本甚至二本、三本跨考211和985学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因为它是211或者985。至于专业,当然能好是最理想的,专业不好问题也不大。现在许多单位招人时都会有个潜规则,应聘者的毕业院校起码得是211吧。试想全国2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才有112所211院校(其中还包括了39所985院校),所以211绝对是TOP5的概念。因此要想获得211或985的背书,跨考诚然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从实际数据来看,211院校的就业率和继续深造情况确实比普通院校要好很多。所以本科不是211的同学,通过考研进入名校体系,再加上自身好好努力,最终是能有效提升竞争力的。  3、从当前的职业规划来看,跨考一般发生在从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专业报考热门而且就业比较理想的专业。  统计报告显示,有些专业长期偏冷或者市场日趋饱和、就业比较困难,如建筑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生物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等。当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就业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上述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水平令人捉急。就业出路不理想,所以选择读研而且是跨专业读研也就理所当然了。跨专业指向必须是那些热门而且容易就业、薪酬较高、前景看好的专业。  有些专业如财务管理、中文、会计,虽然就业率高,但是想要获得高薪却不容易,典型的后劲不足型。  而计算机、软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信息等则属于既好找工作而且后劲十足的专业。  所以,金融、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当仁不让地成为众多跨考研究生专业的首选。当然这是基于职业导向的跨考专业分析。如果是科研导向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走学术道路的一般也不会采用跨考方式,毕竟科班功底对于未来的学术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3、  三、跨考你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1、参考资料不全面  近些年,一些重点大学特别是名校取消了参考书目,初衷是不限制考生思路,提高考生的创新意识、拓宽考生的知识面,但实际上是为跨考生设置了障碍。  许多本专业的考生由于熟悉导师、教材、教学模式,在备考过程中占尽优势,而跨专业的考生却如同大海捞针,没有目标、没有策略,像无头的苍蝇,备考全当碰运气。  2、考上之后学习的困难  不管是面对基本功扎实的同学们,还是面对有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导师,还是面对也许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坐标点的新求学生涯——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重拾自信,如何建立对新专业的“新感情”,如何规划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这都是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心力去克服的问题。  3、导师信息获取困难  导师的科研方向、近期研究成果无形中影响着出题的思路、评阅的标准。  考生如果不研究导师重要科研著作、研究方向,那么极有可能事倍功半。  在复习时即使自身有着勤学苦练的决心、扎实的基本功,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对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导师没有足够的了解,仍难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4、容易动摇  由于跨考考生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大,难免会产生急躁、不自信、孤独、甚至动摇心理,不少考生不能坚持到最后。  比如有的同学在看到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复习很有效率,但自己状态不佳时往往心情抑郁、焦虑,进而怀疑自己,萌生退意。

4、  四、跨考还是选择本专业?  @网友一:  考研是选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这对于很多考研学子来说是一邗锒凳审个千古难题,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过疑惑或是纠结。我是一名跨专业考生,说一下我的看法。  很多考生一听跨专业就从心里打怵,其实跨专业没那么可怕。只要你能保持好的心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端正的态度,跨考问题都不大。  每年都会有很多很多跨考成功的例子。尤其是在金融,会计,法律,行政管理这几大热门跨考专业中。  关键是,如果你对现在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是想要开拓新的领域,考研跨考是一次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可以让你脱离现专业的苦海,也可以让你对向往专业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除此之外,如果觉得现在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是很好,也可以趁考研的机会选择一个满意的。  @网友二:  有些同学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太多的规划,对于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犹豫不定,那么建议优先选择自己的专业。  你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用心去发现本专业的优势、值得你喜欢的地方、你的专业未来在社会上的地位、能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或许你慢慢的就会习喜欢上你的专业。  如果你实在不喜欢你的专业,或者你的专业未来就业实在不好,那该咋办呢?  有些同学当初选专业选错了,或者自以为选了一个好专业最后发现上当了。  我想在大学里,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是不满意的。于是很多同学就想通过考研来获得第二次选专业的权利。  如果选择了跨专业,你就要想清楚其中的利弊。好处就是你终于抛开原来的讨厌的专业,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专业全身心的奋斗了。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人更加愿意为此付出精力。  @网友三:  兴趣,凭自己的兴趣和以后喜欢的工作选择。  考研是一个二次选择的机会,如果你喜欢原来的专业,你可以往更深层次发展,如果你不喜欢本专业,这又是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不过对于考研难度,考本专业一般都是要比跨专业简单。不仅仅是由于你熟悉本专业,在初试复习的时候更为简单,而且在复试的时候,导师可能更倾向于本专业学生。  但是,我认为不能因为考试难度去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  现在高考改革中,很多学生由于觉得难所以放弃选择物理,那是由于高中生比较小,不会太在意未来到底需要什么,而只希望能有个高的分数。但是对于考研的学生就不同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更应该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  @网友四:  对不同的人来说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主体来分析。这里的主题就是人,那么这个人事喜欢本专业还是不喜欢呢。  如果不喜欢,那么跨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喜欢,那考本专业肯定是最好的。  @网友五:  如果不是自己非常的不喜欢自己本专业的话。建议不要跨专业。  如果真的是非常不想从事自己本专业,那跨什么专业也很重要的,不能跟风选。建议你去专业的考研机构咨询一下老师。  综上,21金融硕士考研的你是否跨考,需要先问问自己,你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是什么,问问你的初心,如果决定了要跨考,是否能够付出比一般考研er多一倍的努力去拼搏、去奋斗,付出双倍的努力,也将收获到双倍的回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