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
1、传统式主要作法是:先让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接着讲讲习作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展示范文,最后让学生列提纲、打草稿,完成习作。这种指导法便于教师控制课堂,系统地传授习作知识,但是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实验---汇报式主要作法是:让学生在课外或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一些有趣但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上课时,首先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可提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比如,老师布置实验任务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现在的感觉怎样?你想到些什么办法?之后,先让学生捕捉当时自己的感受,练习写一个片段。然后让学生把文章写具体,写出自己的个性。这种指导法开放了学生习作的内容,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独立实验探究在先、自主习作在后的教学安排,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做到了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激发情感式主要作法是:指导选材前,教师先设计一些和习作内容相关的游戏,比如猜谜语、猜歇后语、提供字组词、角色扮演等等。我们从教学实践中知道,学生习作时无话可写,问题不是他们头脑中没有写作素材,而是不善于从记忆仓库中提取与文体相关的具体内容。“情动而辞发”,有了游戏做铺垫,记忆的闸门就很容易被打开了。
4、借助表演式写作文,不是为了完成老师或教科书布置的任务,而是有感而发,更是为了交流。学生作文写得空洞,我们就会紧皱眉头,在本子上批上一句----请你写得具体些,这样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小学生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让他们直接回忆生活中的情景,然后直接变成文字的形式,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找到一种中介物,以降低习作的难度。学生倘若回忆时感到困难,可以让他们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再现生活的情景,只要不脱离实际,允许在表演中有创造的成分,毕竟习作不等同于对生活的录像。
5、头脑风暴式传统的习作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训练学生侧重于集中思维,教师在指导前,总要告诉学生应该围绕什么中心来写,应该选择哪些材料,这样学生的思维无形中便受到了限制。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些事实来证实,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说话时是无所顾忌的,但一让他们写作文,他们便会无从下手。这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在写作文,因此心中便有了压力,顾虑重重,怎么能写好作文呢?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决策学中头脑风暴的方法,在选材时,让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自由自在地说,把自己想到的材料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然后自己从中选择出最值得使用的材料,实在决定不下来的,还可以请同学帮帮自己。
6、情境引发式这种引导法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进入习作状态。a、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加以渲染。比如一位教师要被调走,他和学生做了告别,我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及时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结果写作文比较空洞的学生这次也写出了具体的、感人的文章。b、创设多种发展可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出示一些几何图形或一组有相关性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一定或多或少包含着学生的不同阅历,张扬出学生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