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黄门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黄门,梵语pa艘绒庳焰n!d!aka,音译半择迦、般吒、般荼迦、半择、半挓迦。意译为阉人、不男。即指男根损坏之人。据戒律规定,男、女二根有障者,不被允许出家受戒。
《四分律》卷三十五,佛言︰黄门于我法中无所长益,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若已出家受具足戒,应灭摈。是中黄门者,生黄门、犍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
生黄门者,生已来黄门。犍黄门者,生已都截去作黄门。妒黄门者,见他行淫己有淫心起。变黄门者,与他行淫时失男根变为黄门。半月黄门者,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文中所说的五种黄门,又称为‘五种不男’或‘五种不能男’。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认为半择迦有全分、一分、损害三种。相对于‘五种不男’,“全分”是生黄门、“损害”是犍黄门、“一分”则是其余的三种黄门。
扩展资料:
《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认为不能男有:生、捺破、割去、因他、妒、半月等六种。
从生不能男,是名“生”。捺破者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是名“捺破”。不能男割去者,若王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合是名“割去”不能男。因他者,因前人触故,身生起,是名“因他”不能男。妒者,见他行淫事,然后身生起,是名“妒”不能男。半月者,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是名“半月”不能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