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心病谁来医

2025-04-05 13:39:15

1、医务人员心理微表情主要有一下三种:表情一:赔笑“我孩子要有什么问题,一定不放过你!”7月26日,省儿童卯傍垩髋医院消化科,一场医患冲突险些发生。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家长希望护士先给孩子抽血,因为抽血之后可以进食,但护士需要拿到医生书写的医嘱。“医生已经口头通知了,你们就快点抽,孩子要有什么问题,你们负得起责任吗!”家长高分贝的喊叫声,整个楼道都听得清清楚楚。没有经验的值班护士被问得哑口无言,而对方家长看到叫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越发气愤。幸好在冲进值班室挥舞拳头之前,被家人拦住。看到情况不妙,医务人员赶紧一番“赔笑式”的解释,让正在气头上的家长暂时安定下来。表情二:想哭回到值班室,刚刚还在“赔笑”的小护士,坐在角落边的椅子上,一边用纸巾抹着眼泪,一边自言自语道。“有的时候,真的很想哭,可又不能哭。唉!”无奈道。表情三:发呆“今天十四床怎么样了?”“三十八床用药效果好不好?”……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8点,老公陪着儿子去旅游了,张大夫一个人煮了碗面,将就着吃了。放下碗筷,靠在沙发上,张大夫不想再挪动身体,眼睛盯着天花板,动也不动。张大夫说,她习惯这个时候发呆,“让脑子清净一会”是她缓解压力的方式。“看电影、唱KTV,逛公园,这些都和我们做医生无关,每个人抽个空都想坐着发呆,什么都不干!”张大夫说。但就是在这个刻意放空自己的时候,的脑子里还会时不时出现白天工作时的情景。“有时候是一个画面,有时候是一句话,感觉就和在回放电影一样!”张大夫说,工作的时候那根弦崩得太紧了,很难说放就放下!

2、医生HOLD不住如何“逃离”在工作量不断“加码”的同时,相应的理解却没有随之而来。“有些患者家属来看病,甚至拿着录音笔,拿着偷拍机。”省医院院办副主任郭某表示,患者时时处处表现出的不信任,无形中增加了医生的心理负担。 而这种心理负担已经开始影响到医患人员的健康,部分科室出现普遍亚健康、患病率高等现象,女性医护人员不孕不育的比率也有所上升。郭主任表示,和国内许多城市医院一样,都面临着医护人员“逃离”的问题。“多数人选择去清闲科室,有些人甚至选择当医药代表,也不呆在相关岗位!”。在这种困局中,不能让医患矛盾激化,不能让医生紧绷的弦断掉,只有从改变医生心态方面入手,用“态度就是一切”弥补暂时的硬件“缺失”。

3、“医护人员的压力来自很多方面。如何减压?1、可以正确对待压力:对工作产生兴趣,变压力为动力,这是世界观的变化。2、医院从管理上下工夫,给大家一些支撑。3、引入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团队不定时进驻医院,不断研究医护人员的需求,真正帮助大家解决工作难题。除了心理、沟通课程之外,心灵成长课程也颇受欢迎。“一个科室只能有一个科主任,大家都盯着,你算计我,我打压他,斗争了十几年,只能加大内耗,没有出路。”某医院负责人说,心灵学院的优势之一就是因材施教,通过一系列科学测评,给医护人员今后的人生规划提出合理建议。例如,有的人适合做管理,可以参加“启明班”,掌握更多的管理技能,有的人热衷于做科研,医院就会投其所好,为他联系更多科研项目机会,还有的人口才好,可以参加“心灵学院内训小组”,往教学的方向发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60
  • 阅读量:55
  • 阅读量:59
  • 阅读量:62
  • 阅读量:9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