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_安全用电知识_安全用电原则
1、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由于不慎触及带电体,产生触电事故,使人体受到各种不同的伤害。根据伤害性质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使内部器官组织受到损伤。如果受害者不能迅速摆脱带电体,则最后会造成死亡事故。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根据大量触电事故资料的分析和实验,证实电击所引起的伤害程度与下列各种因素有关
2、触电方式(1) 接触正常带电体①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如图1所示。这时人体处于相电压之下,危险性较大。剧安颌儿如果人体与地面的绝缘较好,危险性可以大大减小。图1 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图2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②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如图2所示。这种触电也有危险。乍看起来,似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时,不能构成电流通过人体的回路。其实不然,要考虑到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对地绝缘电阻为R′) ,甚至有一相接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在交流的情况下,导线与地面间存在的电容也可构成电流的通路。③两相触电最为危险,因为人体处于线电压之下,但这种情况不常见。(2) 接触正常不带电的金属体触电的另一种情形是接触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体。譬如,电机的外壳本来是不带电的,由于绕组绝缘损坏而与外壳相接触,使它也带电。人手触及带电的电机(或其他电气设备)外壳,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为了防止这种触电事故,对电气设备常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接中性线)的保护装置。
3、接地和接零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采取接地措施。接地体:按一定技术要求埋入地中并且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线:电气设备与接地体联接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接地体与接地线的统称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联接起来;接地电阻:指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接地电阻的阻值应小于(4~10)W。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三种,如图3所示(1) 工作接地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有接地和不接地两种。接地的目的出于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需要。这种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在低压配电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情况下,采用保护接地;在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则采用保护接零。(2) 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正常情况下是不带电的)接地,宜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