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的电脑硬件核心知识:[42]内存传输
内存传输标准,是指主板所支持的内存传输带宽大小或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的工作频率。不同类型
的内存,其传输标准是不相同的。主板支持内存传输标准,决定着主板所能采用最高性能的内存规
格,是选择购买主板的关键之一。
以下分别说明各种主流内存的传输标准:
1) SDRAM 内存传输标准
标准的 SDRAM,分为 66MHz SDRAM(即俗称的 PC 66,但 PC 66 并非正规术语),PC 100
以及 PC
133,其标准工作频率分别为 66MHz、100MHz 和 133MHz,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
533MB/sec、800MB/sec
和 1.06GB/sec。非标准的还有 PC 150
等。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有的内存而言,内存的标准工作频率只是指其在此频率下能稳定工作
,而并非只能工作在该频率下。高标准的 SDRAM
可以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下,例如 PC 133 也可以工作在
100MHz,只是此时内存性能不能得到完全发挥,性能大打折扣;而低标准的内存通过超频,也
可以工作在较高频率上,以获得较高的内存性能,只是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大打折扣。
SDRAM 内存传输标准表:
2) DDR SDRAM 内存传输标准
标准的 DDR SDRAM 分为 DDR 200、DDR 266、DDR 333 以及 DDR 400,其标准工作频率分
别
100MHz、133MHz、166MHz 和 200MHz,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
1.6GB/sec、2.12GB/sec、2.66GB/sec 和 3.2GB/sec,非标准的还有 DDR 433,DDR 500
等。初学者常被 DDR 266、PC 2100 等字眼搞混淆,在这里要说明一下,DDR 266 与 PC 2100
其实就是一回事,只是表述方法不同罢了。DDR 266 是指的该内存的工作频率(实际工作频率为
133MHz,等效于 266MHz 的
SDRAM),而 PC 2100 则是指其内存传输带宽(2100MB/sec)。同理,PC 1600 就是 DDR
200,PC 2700
就是 DDR 333,PC 3200 就是 DDR 400。
DDR SDRAM 内存传输标准表:
3) DDR2 内存传输标准
DDR2 可以看作是 DDR 技术标准的一种升级和扩展:DDR
的核心频率与时钟频率相等,但数据频率为时钟频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必须
传输两次数据。而 DDR2 采用“4 bit
Prefetch(4 位预取)”机制,核心频率仅为时钟频率的一半、时钟频率再为数据频率的一半
,这样,即使核心频率还在 200MHz,DDR2
内存的数据频率也能达到 800MHz,也就是所谓的 DDR2 800。
目前,已有的标准 DDR2 内存,分为 DDR2 400 和 DDR2 533,今后还会有 DDR2 667 和
DDR2
800,其核心频率分别为 100MHz、133MHz、166MHz 和 200MHz,其总线频率(时钟频率
)分别为
200MHz、266MHz、333MHz 和 400MHz,等效的数据传输频率分别为 400MHz、
533MHz、667MHz 和
800MHz,其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 3.2GB/sec、4.3GB/sec、5.3GB/sec 和
6.4GB/sec,按照其内存传输带宽分别标注为 PC2 3200、PC2 4300、PC2 5300 和 PC2
6400。
4) RDRAM 内存传输标准
目前 RDRAM 有 PC 600,PC 800,PC 1066 和 PC 1600 等,其工作频率分别为
300MHz、400MHz、533MHz 和 800MHz,其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
1.2GB/sec、1.6GB/sec、2.12GB/sec 和 2.4GB/sec,并可组成双通道或四通道,获得惊人的内
存带宽。使用
RDRAM 时,必须将内存插槽全部插满,如果内存条数量不够,必须使用专用的连接器插满内存
插槽。
在选购好 CPU
和主板之后,选购内存时,必须注意该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类型和内存传输标准,以及是否支持双
通道等等。要选购符合该主板要求的内存,才能获得最佳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