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亲子对话

2025-04-10 05:22:44

现在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一声不吭,让爸妈在旁干着急。其实,孩子说话的多少,喜不喜欢“作声”,是父母可以通过平时的对话调教的。怎么做呢?试试“亲子对话”吧。

家长如何与孩子亲子对话

大人的倾听会使孩子产生哪些变化?

1、贴近孩子,近距离地听孩子说话,对孩子来说会有各方面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出现。

2、孩子变得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产生自信。

4、孩子的表达变得明朗

5、孩子的个性变得比较圆融。

6、因为自己的感受、说话获得重视变得更有耐性、有安全感。

7、烦恼能尽快消除。

8、很早就能开始说比较长的句子和灵活运用不同的生词,对将来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也有帮助。

如何做“亲子对话”?

1、宝宝是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开始学习说话的。只要宝宝开始喃喃自语,发出简单的声音时,就是开始进行“亲子对话”的好时机,按照宝宝的不同月龄有不同的刺激法。

2、0-12个月:

3、宝宝出生后发出的第一个声音,便是“哭”;等3、4个月大时,开始会发出“咿咿啊啊”等单音;到了8个月大后就开始喃喃自语,甚至发出一些单字。

4、注视宝宝的眼睛和宝宝说话和孩子的第一阶段沟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宝宝们通过看见妈妈的说话与表情来奠定对“说话方式”的认识。

5、与宝宝接触的任何时候都要与宝宝说话每一次的声音交流都会让宝宝的听觉变敏锐,不管是换尿布、喂奶或洗澡时,都要随时随地保持与宝宝说话的习惯。

6、回应宝宝的牙牙自语只要妈妈经常回应,宝宝也会开始学着表现自己的感觉,而且情绪也会更明显易懂,在与宝宝应答时最好边说边抚摸宝宝,更能强化亲子的交流。

7、从日常生活的声音中学习不需要太过安静,生活中出现的吸尘器的声音、水龙头的流水声、洗碗洗衣的声音等,都可以让宝宝感受接触更广,边做家务边和宝宝说话,也是一种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8、练习以身体律动来控制发声即使简单地发出“咿啊”的声音,宝宝也得用尽全身的力气来发声,可以训练宝宝配合身体的律动发短音或长音,也可用拍手摇摆的方式让宝宝了解发音的不同。

9、鼓励宝宝表现自己跟宝宝玩手帕游戏或鼓励宝宝把两手伸直说“抱抱”,或找玩具等,让宝宝表现自己,这对于日后勇于自我表达的说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0、与妈妈“视线一致”的体验宝宝总是好奇妈妈在做什么、说什么,因此,不妨让宝宝跟妈妈往同样的方向去寻找目标,让宝宝自己亲眼、亲耳确认妈妈口中说的与看到的是相同的事物,可培养宝宝的辨识联想能力。

11、善用宝宝喜穹梦忡荀欢模仿的特性宝宝通常喜欢模仿大人做动作,最简单的就是挥挥手说“再见”等,利用这种爱模仿的特性,趁机教宝宝各种配合手势的单字,并反复的练习,这样宝宝马上就记住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