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如何正确评估自己风险承担能力
1、 看个人收入 作为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第一点,无外乎要考虑自身收入水平,因为定期的收入是投资理财资金的主要来源。首先要考虑收入水平的高低,投资者应能够判断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投资。其次,还需要考虑收入的稳定性。这就需要从投资者工作所处的行业及所在单位(公司)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了。
2、 看投资理财年龄 一个人的年龄处在什么时期,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来说年龄越大,风险承受能力越低。青年期(20~35岁)的投资者通常有能力承担较高的投资风险;壮年期(35~50岁)的投资者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但财务负担往往也会相应增加,风险承受能力略低;对于老年投资者(50岁以后)而言,控制风险则是投资理财的首要考虑因素。
3、 看自己树立的投资目标 如果投资是为了子女的教育费、医疗费等必要性资金需求目标,则应视为低风险倾向型,应选择保本且收益稳定的产品;若是为了个人的消费目标,如买房买车等,因为消费的非必要性,所以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相对高收益的产品;如果是为了财富的保值增值,应属于风险规避型,则需要合理分配投资,保值是基础,增值是辅助。
4、 看个人投资风险偏好 对于风险偏好,就是要看个人性格了,有部分投资者无论自身财务状况好坏,都热衷于高收益投资,即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而有些人即使有一大笔闲钱,也坚持存在银行,最多也就是买些银行理财产品和国债一类的几乎零风险产品,这就是典型的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投资者一定要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有清楚的认知,以免在亏损时心理上无法承担。
5、 看自己的理财投资经验 承受风险能力还要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经验、专业程度看,投资理财经验丰富的人往往比理财新手风险承受能力要高些,因为对资本市场的风险收益水平和波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懂得如何去权衡。
6、 看资金流动性需求 最后要说的一点,对于一些投资者,他们的承受风险能力会限制于自身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这需要投资者对未来的消费支出有大致的预期,如果未来大额支出频繁的话,则会要求较高的流动性,此时就不建议大额购买长期理财产品;若是预期未来支出稳定可控的话,就可以将余额部分用来作长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