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做事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言:谦卑 中 传递祥和!行:举止 彬彬有礼!现常用来汜枸赓觅指人开始有所成就。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
三十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形容年龄的成语:
1、古稀之年,读音gǔ xī zhī nián,汉语成语,指人到70岁的时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2、 一日之长是一个成语,拼音是yī rì zhī zhǎng,意思是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
3、 郑人争年(zhèng rén zhēng nián)又名,后息为胜。年,指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原文: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6
阅读量:81
阅读量:94
阅读量:85
阅读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