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磨蹭,你用什么妙招搞定
1、不理解任务和目标的相关性。比如刚入学儿童不明白为什么回家要立即做作业,他不明白快速做完作业和他期待的游戏玩耍有什么相关性。
2、任务本身比较无趣。比如大部分儿童都觉得自己收拾玩具或者整理房间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3、缺乏自律性。大部分儿童都面临着许多转移注意力的诱惑,使他们很难持之以恒地做某一件事。
4、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有的儿童会低估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先去做别的事情,导致最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顺利完成任务。
5、焦虑或者害怕失败。有的儿童拖延是因为他们害怕不能满足父母/老师的期望。拖延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待自己准备得更充分时,再开始着手完成任务。而一旦完成质量不尽如人意时,他们便可以认为或解释称是时间紧迫所致,而非由于自己能力不足。
6、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关。专制型父母通常是对孩子过分严格,要求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对孩子犯的错误常使用惩罚的方式,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常因害怕失败被惩罚而拖延,或者使用拖延的方式对父母进行无声的反抗。那么该怎么应对呢?
7、培养时间观念。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书房或者卧室张贴一些名言警句以此来提醒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做事前列个计划,并且要尽量遵守,提高孩子的效率,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如果能尽快做好一件事那么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事,进而懂得时间的可贵之处。
8、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多依赖,孩子自己的事让他自己拿主意,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由自己拖延造成的后果也让孩子自行承担。长此以往,孩子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坏处,也就不敢再拖延了。
9、改变说话方式。要对孩子说“比比我们谁快?”、“今天要比昨天快!”给孩子积极的暗示,用适当鼓励的话语去激励孩子,孩子才能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10、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童年应该是欢乐,有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太高,给孩子报兴趣班,让孩子学这学那,对孩子要求严格。孩子压力大,感到痛苦,会想逃避这一切,用拖拉来获得片刻的欢乐,渐渐也就养成了拖延的毛病。
11、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时间。孩子饮食营养充足,身体好,每天早睡早起,自然精神十足,做什么都充满劲头。
12、拒绝包辙清惨遂办代劳。一些孩子起床磨磨蹭蹭的,家长害怕迟到就会直接亲自动手操办一切,这样就会给孩子养成坏习惯,因为孩子心理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有关系,到时候妈妈会恝依在绌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不会迟到的。所以,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要抛弃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可以看着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13、巧用比赛的方法。家长和孩子可以进行比赛,比如,比一比看谁饭吃的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督廑沣陨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的快等等。总之,生活中许多你希望孩子干的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项目。当孩子表现优秀时,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这样就会激发孩子的求胜欲,慢慢改掉拖延症。
14、给孩子一点时间去适应,一点空间去施展,一点自我去释放,再加一点为人父母适当的牵引,相信孩子一定能从幼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沐浴阳光,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