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成都美食
地惯栲狠疲理位置: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电话区号:028气候特点: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多年年嫌嗳动垴平均气温为16.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和25.0℃,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年总降水量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别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美食介绍
1、川菜属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讲究五味调和,偏重麻辣。古老的川菜自秦汉时发端,如今,其强劲的势力更是渗透了全国各地每个角落。
2、品尝川菜可以去羊西线和紫荆小区,那儿有很多不错的饭馆。推荐:红杏酒家、大蓉和、江湖味道(张艺谋在那儿拍的成都宣传片)、周大妈夕阳红。如果拿不定主意,让出租车司机推荐也是个好方法。
3、川菜中最具革命性的是火锅。四川的火锅花色品种繁多,锅底就有数十种,常见的有清汤、鸳鸯、麻辣等等。下锅的原料更是数不胜数,凡是可以吃的东西皆能下火锅涮、煮、烫。比较近几年,又在火锅的基础上派生了“串串香”(麻辣烫)。
4、推荐孔亮鳝鱼火锅、德莊火锅、皇城老妈火锅(比较贵),以及很多不怎么出名但是生意很红火的店,看到人多就去肯定不会错。还有冷锅鱼推荐:三只耳、赖皮鱼。
5、小吃在总府路和春熙路比较集中,可以品尝龙抄手(一楼经济,二楼50-300元/客不等)和夫妻肺片,如果可以吃猪肠的话推荐吃青石桥的肥肠粉。
6、还可以去武侯祠旁边的锦里一条街,那里装修成老成都风格,几乎集中了成都所有的有名小吃。不过价格较别处高一些,另外游客比较多。
成都特色美食
1、陈麻婆豆腐陈麻婆豆腐是由国家命名的一家“中华老字号”老牌名店。其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开业于成都北郊的万福桥。原名安瓦此秽陈兴盛饭铺,主厨为陈春富之妻。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尔,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观其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此言不径而走遂为美谈。饭铺因此冠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著名食品。
2、双流兔头又叫双流老妈兔头。从开店至今已有十年历史,于2003年向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老妈兔头”头像图案。双流老妈兔头以其麻、辣、香的特点,深受蓉城及外地消费者的喜爱,适合大众消费。
3、锅魁四川有一种小吃叫锅魁,与锅盔同音,却不是一个品类,多为小吃和点心之用,并不做主食,而且自成体系,根据用料和做法,可以分出三十多个品种。中国地大物博,小吃名目繁多,虽一字之差,却去之千里。要想沿途寻访,一一品尝,所行之路,又何止千里。
4、夫妻肺片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跤耧锿葡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靓脘堤窳他们所售肺片实为牛头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并不用肺。注重选料,制作精细,调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深受群众喜爱,为区别于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称之。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质量日益提高。后来公私合营,郭氏夫妻并入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经过公司上下几十年努力,夫妻肺片成为著名小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饮食公司给“肺片”注册了“夫妻牌”商标,国家国内贸易部还给“夫妻肺片”授予了“中华老字号”等荣誉称号,“夫妻肺片”成了外地游客来川必尝的川菜之一。
5、二姐兔丁二姐兔丁在成都很有名气,它最有名是兔丁肉多骨头少,不加兔头,佐料加有二姐特殊的配法,香鲜可口。二姐的“兔”系列中还有五香卤兔、红板兔、麻辣兔丁。另外,二姐兔丁店还经营红油鸡块、蒜泥白肉、凉拌肺片、五香蹄筋等多种凉菜。
6、担担面担担面(Noodles, Sichuan Style)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7、龙抄手创始于上世纪40年代, 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骀旬沃啭时就谐“浓”字音,也取"龙凤呈祥"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
8、钟水饺钟水饺始于光绪十九年,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以其独特风罂滩霸蓑味蜚声海内外,是成都著名小吃。分别获中国内贸部、中国烹协、全国餐饮绿色工程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绿色餐饮企钟业”等称号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
9、韩包子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成都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砒苷鹳毳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10、川北凉粉川北凉粉(Clear Noodles in Chili Sauce)是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 。 凉粉制作法有很多种,可也用绿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凉粉区别,及营养价值与凉粉的影响。
11、蒸蒸糕是用上米和糯米为原料,以九比一的比例放在碓窝中捣成米粉,然后用箩筛筛出细粉,聪艄料姹再把细粉用火炒熟。在炒粉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火候,火过了,火粉要炒焦;火不够,米粉是生的也不行。炒熟的米粉还脲摩喜清得筛过,才能装坛备用。蒸糕时,用清水洒湿米粉,用蚌壳作勺撮入木做的蒸盒内,然后轻轻地把米粉填满压平,上面再加上点白糖、红糖、洗沙或汤圆心子,还得放一小土它猪油,再盖上木制的笼盖,放在锅里蒸,仅几分钟就可蒸好。蒸蒸糕如同马蹄状,但比马蹄袖珍些,它色泽油亮洁白或白里透红、透黄,刚好一口的大小。卖蒸蒸糕的小贩常常挑一副担子。前面担着食具、木盒、米粉等原料,后头担着火炉、木炭、铁锅、蒸笼等。蒸蒸糕的蒸笼特别讲究,必须用麻柳树或泡桐树的木料挖制而成。树被砍后须晒干,在每年农历九月时做成的蒸具才耐用。这两种树的木质硬而韧性好,受热后蒸具不会变形和串味。上世纪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盛夏严冬,白天晚上,随处都能听到卖蒸蒸糕的梆梆声。蒸蒸糕在当时可算是价廉物美,仅花上三两分钱,就可以吃上一个,味道糯香甜酥,深受老人、特别是小孩的喜爱。
12、叶儿耙叶儿耙是有名的软糕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原料配方(100个配料,每个重100克):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红糖750克熟猪油250克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克。返回目录 我要纠错
13、甜水面甜水面是四川省很有名的一道特色小吃。因为重用复制酱油,口味回甜而得名。这个面主要突出甜味,其次是陈醋的酸,并辅以姜、蒜汁的香以及豆芽的脆和辣椒的辣。其他地方也有不同口味的甜水面。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回味绵长。
14、三大炮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
15、赖汤圆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同程旅游小贴士
1、到成都高海拔地区旅游,旅客需保持乐观的情绪,否则将加重高山反应。不易进行剧烈运动,要放缓形式的步伐,少饮酒,多食蔬菜、水果,年老体弱者要备好常用药,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者不宜前往。
2、高海拔地区日照强,早晚温差大,建议旅客带好防晒用品以及长袖衣裤、羊毛衫、夹克衫等。
3、景区严禁烟火,森林防火责任重大,严禁野外用火;此外,旅客因爱护景区的草木,注意环保。
4、川西北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应带好雨具和常用药品,冬季到此旅游驾车要记得带上防滑链条,放慢车速,以安全为重。
5、为了确保安全,旅客最好是在导游的陪同下游玩,以免发生意外。
6、成都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旅客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7、旅客在野外旅游时,不要随意采摘野果和菌类,可能有毒。
8、爱好摄影的旅客,天气寒冷时,在户外要保持器材的保暖,以免不能使用。
9、自驾游的旅客不要轻易与陌生人结伴,防人之心不可无,出门在外,安全为重。
10、适量饮用酥油茶、奶制品、红景天等饮料可增强对高原气候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