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鲁迅想说什么

2025-04-04 13:54:23

民众,是喜欢凑热闹、非黑即白没有立场的,也是麻木苟且袖手旁观的。

他写稍有些地位、学识的太爷之辈,是死要面子、欺软怕硬的,也是自私自利两边乱倒的;而他写阿Q,就更是集了荒诞和劣根性于其一身。有这样的主人公,配合上环境里的芸芸看客,生生就把当时那个混乱无知的社会剥离出历史,摊到了我们眼前。

下面我就从阿Q形象的复杂性,尤其是他独特的精神胜利法等方面谈谈我读《阿Q》的感受。

阿Q正传,鲁迅想说什么

阿Q,一贫如洗,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住在未庄的土谷祠,只给人家做短工,平日只要吃饱了肚子,有几文钱,便神气活现地喝酒赌博,调笑打闹,生活满足得很。

后来在他“中兴”之后,更是满足、神气非常“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不仅在生活上十分满足和得意,在精神上,也有其满足和沾沾自喜之处。

阿Q得意于自己“先前阔”,或者“我的儿子会阔多啦”,加以他“进了几回城”,自恃“见识高”,便更自负。他讥笑未庄人是“多么可笑的乡下人”,竟不知城里的煎鱼和条凳,打麻将的手艺也远不及城里人。

然而一面又鄙薄城里人,城里人把长凳叫条凳,煎鱼不用葱叶而用葱丝,他认为“这是错的,可笑。”这样,阿Q又在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在这种卑琐陋劣的生活方式下,阿Q处于可怜的境地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下去。他身上最明显的旧中国的国民劣根性便是精神胜利法和奴隶根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