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讲究的是得分的多少
杨老师:
您好!我在百度查资料时,看到了您对那些朋友说的话后,我也想问您一些问题,不知道您肯不肯回答我?
杨老师,我也是一个农村人,现在马上就要上高二了,我本来对化学很感兴趣,所以想选修化学,但是,我数学成绩不好,接着便放弃了化学而去选修历史。不过,我该如何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学好它?然后实现我的梦想——考上大学。
杨老师,您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您可以,请回信给我好吗?谢谢!——爱美
爱美同学:
您好!首先我要对您说的是:高考讲究的是得分的多少,就化学和历史学科相较而言,您要看自己最终的考试得分谁比较高,那么您就选择那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选修学科。这是因为考试得分的高低与培养兴趣是两码事,所以我觉得要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那么多读、多背、多总结、多归纳和多找规律就显得非常关键。对于学文科(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来讲,需要长时间大量的阅读,经过大量阅读之后,大脑对文字就变得敏感,这样就进入了语言文字的学习的状态(所谓学习状态其实就是大脑处在一个最适宜接受信息、理解信息、掌握信息、运用信息的状态之上),在这种状态下进行学习,就会提高学习的质量,当我们的学习质量上去了,那么我们的考试成绩也就会提高,当您的考试成绩提高了,您的自我效能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有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成功体验也就表现了出来,当我们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了出来,那么我们就有信心和有兴趣学好这门课程了,同时我们有了成功体验之后,我们就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努力学习该门课程的欲望,于是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旦这种良性循环形成,再加上合适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所学的东西就会牢固的掌握,自然而然学习成绩也就得到提高了。
您说“我也是一个农村人,……我数学成绩不好”从您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来看,我首先相信您智力、学习态度以及对文化课程学习的努力程度是不存在问题的。既然以上三方面不存在问题,那么您“数学成绩不好”在很大可能上就是学习方法的问题。关于学习方法,我在这里其实也是老生常谈——要把学会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的重要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善于确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规划和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课前预习——通过阅读老师讲要在课堂上讲授的教材内容,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堂听课——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下课文的要点、重点、难点,老师的解释、提示和见解,自己的疑问和理解。课后消化——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进行积极的回忆和必要的重新学习,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减少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以后遗忘得较少。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时间安排(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比较有效地对抗遗忘)。
其次,很有可能是您不善于归纳分析。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都比较重视知识的归类总结,而且也善于归纳分析,比如,遇到新问题,学到新方法,都会及时记下来;每次练习或考试,对于新题型的解法思路、典型试题答错的习题等都会及时整理分析(被同学们称之为“经典题、错题备用本”——用来记录典型题、新颖题、自己出错的题等等,记录时,一定要排除偏、难、怪题,重点记录典型例题、高考题以及处理错题的关键点,以便于是复习、揣摩、探究以及错因分析)。有了“经典题、错题备用本”并对之反复研读,一方面可以做到以后解题心中有数,避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归类和归纳分析,把所以后复习的知识归类有序,不仅应用起来得心应手,而且解题的速度也会加快,准确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再次,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除了前面我所讲的两点之外,在看书的时候要先看书上的概念;将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后做书上的练习题,用书上的练习题熟悉概念、强化概念;之后作课外的练习题,可选择有难到易的做,但一定要保证练题量。最后还原到课本,研究书上例题和课后练习的题,这样就会达到弄懂弄通的目的。
最后,多和同学交流,与同学交流能帮助自己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在交流中还能得到别人学习的经验和各种解题思路,这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还习得了学好数学的经验。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它对您培养学习兴趣和提高成绩有所帮助,您的朋友杨永龙祝您在未来的两年中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最终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杨老师:
您好!看了您的意见和建议后,我不但知道我该怎么做,而且更加有信心了。不管怎么样,我都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一定在以后的两年中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实现我的梦。可是,我并不是像您说的那样智力很好的人,我的智力只是一般般,不过学习态度和对文化课程学习的努力这两方面是您说的那样,您说,我还能通过选修化学来实现我的梦吗?——爱美
爱美同学:
您好!呵呵,看来您和我一样啊,呵呵,智力一般,但恒心、毅力和努力程度却无人可比,呵呵!人们常说,成功在于勤奋+坚持+积累。呵呵,我是别人所称的那种笨鸟,但是我却能每天早起晚睡坚持向目标迈进,结果我比他人早一点进入了林子,呵呵,我相信您一定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农民的勤奋+坚持+积累的血液就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
因为当年在高考中,我的化学成绩是86分,以我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化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是比较简单的学科,呵呵,如果您也有我的这种感觉,那么您是完全可以选修化学的!下面我把网络上收集的《高考化学复习关键:掌握25条必要知识点》这篇文章寄给您,希望它对您学习化学有所帮助。
习备考的总体思想:注重学科内综合。而所谓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际上就是某一学科内的综合,学科间综合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而且一般学生都能够解决。
一、掌握必要知识点
落实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不是所有知识点,但常见的知识点是常考不衰,而且该考的知识点都考到位了。
高考以能力立意进行命题,但是能力的考查,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因此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前提条件。以下是高考常见的考点:
1)阿伏加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位一构—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10电子;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8)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要求巧解;9)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10)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11)离子共存;12)溶液的pH及其计算;13)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15)有机物燃烧规律;16)十大反应类型——有机合成;17)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反馈及简单计算;18)实验仪器的洗涤;19)实验装置(仪器组装)、基本操作;20)药品的存放;21)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22)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23)混合物的计算;24)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25)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二、培养实验能力
重做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部分;实验复习组成“三套专题”: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②常见气体的实验制备;③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包括实验评价;要注意实验与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综合。
三、学会处理信息题
信息综合题特点是:信息新、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1)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2)给出某些实验现象、数据、图表等;3)叙述某些讨论对象的合成路线、制取方法、发展史料、应用前景等;4)结合最新的科技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相关的内容。
对于大多数信息给予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于其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
复习建议:(1)根据课本挖掘知识,总结规律。(2)适当给学生增加信息,使学生在解信息题时,心中有数,充满信心。(4)注意媒体,如:中国科技的“十大”成就,神舟飞船,可燃冰,纳米材料,水稻基因的检验等,读懂图表、资料也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掌握解答信息题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1)先看问题后看正文;2)针对问题,全力寻找突破口;3)由点到面,扩大成果,每一个信息给予题一般会提出若干问题,它们彼此间或许是平行的,或许是阶梯型的,有的可能是连环网络式的,要看清题与题的关系,逐步攻克;4)复检结果和信息之间的相关矛盾,表达是否符合题意及一般规范,避免低级错误。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回答我的问题,辛苦您了!您的意见,建议,化学资料和鼓励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相信通过我的勤奋+坚持+积累后,我这只笨鸟也能飞入林子。对了,杨老师,以后我要是有问题时,我还来找您,行吗?最后,我充满感激地,大声地对您说一声:“杨老师,谢谢您!”——爱美
随时都可以找我,只不过回信要晚几天,因为向我求助的人比较多,所以要晚几天了,呵呵!
杨老师:
谢谢您!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