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翡翠赚钱有何诀窍
1、赌石之前,要对市场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正确定义翡翠,可以排除一些人为的误导。我们将达到宝石级的以硬玉为主要成分的矿物集合体称之为翡翠,而现在在商业上,翡翠的内涵往往被人为地扩大了。人们往往把与翡翠有关的所有石头,如硬钠玉、水沫子、爬山玉、不倒翁都误认为是翡翠。也无论品样、质地、颜色、瑕疵如何,一概都尊称为翡翠,对它顶礼膜拜。这种做法不是无知,便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一种“游戏”,初入行者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在市面上流通的产自缅甸的各种成分上有所不同的玉石,不妨都称之为缅甸玉。而对翡翠,则应严格定义,凡是在外观特征如翠性、光泽、透明度及硬度,折射率和比重上达不到要求的都应排除在翡翠之外,为翡翠正名,还假翡翠庐山真面貌,以净化市场正确引导消费。对于已达到翡翠标准的玉石,也应该作出大致的等级划分。如分出帝王级、宝石级和商业级三类。全绿、玻璃种无瑕的称帝王级当之无愧,种老,显现苍蝇翅膀(即翠性),但绿得尚可爱的,可划在宝石级,而在净度、粒度、透明度上明显地有别于上述二种,但尚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只能划在商业级,且在价格上至少与宝石级差一个档次,以维护珠宝商的商业信誉。
2、对人工造假,也要有清醒认识,科技在不断进步,翡翠B、C货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一厂家从民间收购了一批已加工的翡翠雕件,欲作改形处理,可是无论如何抛光,都达不到原先的光亮程度,仔细观察,原来表面作了镀膜处理,且膜是生根的,即渗入了矿物颗粒间隙,表面平滑光亮,不小心就会当作玻璃种翡翠买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货始终逃不过行家的火眼金睛。无论B、C货怎么灌色、去脏、镀膜、注胶,只要作仔细的比较研究,总能发现破绽。做珠宝讲多看少买,玩赌石要多擦少切,都是在强调经营者实践经验的积累。
3、玩赌石,不要轻易相信来自某场口的石头一定是好货。就象哪一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一样,每一个场口都可能出好石头,不能一概而论。尤其在搬运过程中石头经碰撞又面目全非,所以赌石不能迷信别人,要自己不断总结经验,认真对待每一块石头。内有绿、皮表必有松花的特征,关键看你如何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