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工程有哪些影响因素
植筋工程有哪些影响因素?
工具/原料
HM-500改性环氧植筋胶
钻孔孔径影响
1、因此,综合考虑荷载长期作用下植筋粘结剂的徐变、植筋施工难度及经济性等诸多因素,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认为,一般取钻孔直径D为钢筋直径(d+2)mm~(d+10)mm。
钢筋直径影响
1、钢筋直径是决定植筋数目的主要因素。选用何种直径的钢筋,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中,根据单根钢筋轴向受捷嗳必凋拉承载力设计值的公式可以初步求出:A越大,n可以相应减少。较少的植筋数能减轻对原结构的损害,但相应的钻孔孔径也会变得大。选定钢筋直径时不能随意确定其型号,应结合植筋的钻孔直径来确定。结构的植筋,其钢筋直径一般不宜大于?32mm,式中的n代表所需的最小植筋数,而由于钢筋抗剪要求及从安全性考虑,n一般会有较大增加。
植筋深度影响
1、植筋深度是影响植筋效果最重要的因素。钢筋抗拔力主要由钢筋与粘结胶之间的粘结力和混凝土与粘结胶之间的粘结力提供,因此,植筋深度直接决定了植筋的抗拔力和破坏形式。为使结构安全,需保证其破坏形式为锥体一粘结复合破坏,即钢筋与基材产生滑移,从而发生混合界面拔出破坏,植筋屈服。可以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不出现脆性破坏。
植筋间距影响
1、两钢筋间距过近会削减植筋的总体抗拔力。对于多根植筋而言,由于间距较近,植筋跤耧锿葡与植筋间的抗拔力作用范围会有重叠,从而造成各单根植筋的抗拔力不能完全发挥,因此,植筋设计和施工时,应尽量保证植筋间距大于10d。特殊情况下,也必须保证植筋间距至少大于4d,否则不但增多的植筋对抗拔力基本没有提升,还会因为更多的钻孔对结构产生不必要的损害。而对于植筋间距在2d一10d之间时,应乘以50%-90%的折减系数,以保证总抗拔力符合要求。
2、钢筋距离基材边缘过近,对于原结构性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原基材中保护层厚度过小,钻孔时或者对于受压构件,可能由于剪切力较大而使构件产生劈裂,因此要求保护层厚度不得小5d。保护层厚度是越大越好。但对于原基材来说,保护层越厚,虽然其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以及防火性能会越好,但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反而会影响其使用性能,且保护层过厚会影响植筋的布置,导致植筋间间距减小,进而影响植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