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2025-04-18 20:10:30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各种手段,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基本概念:

1、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它是资金的价格,是调节资金供求的重要手段,是货币和信贷政策的重要杠杆。

2、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由法律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实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本来目的,在于保证商业银行在遇到突发性大量挤兑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和偿付力量,以备存款人提取,同时也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调拨,防止挤兑引起银行倒闭,导致信用危机。

3、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再贴现率的调节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调节各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数量,从而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第二,再贴现率可以体现国家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和变动方向,因而能起到指导各专业银行存款行为的作用。

4、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卖出或买进政府证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一般原则是,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数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从而促使投资减少,最终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5、汇率是指两国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6、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

7、汇率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第一,调节进出口贸易。 第二,调节资金的流出和流入。 第三,影响国内物价水平从而起到国内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8、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 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2) 协调社会各方面经济利益的需要; (3) 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根本目标的需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4、宏观调控模式是由经济体制模式决定的 宏观调控模式特征: 第一,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三,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 第四,调控手段实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

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6、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事业单位复习:[8]宏观调控

8、税收政策调节经济的原理是:当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工人失业增加,企业患束锍瓜开工不足,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的制约,这是政府可以调节税收和税率的办法,或者使需求者感到增加购买对自己有利,或者使供给者感到减少产量对自己有利。

9、物价基本稳定的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上升的幅度一般不超过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不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