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中所有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025-04-12 23:44:15

愚公移山中的实词有:离艾参拟险、面,虚词有:之、以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为险峻的大山。

白话释义: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面:名词活用作状语,意思为面向着。

白话释义: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3.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之:用在主谓之间。

白话释义: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4.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以:凭借。

白话释义: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

愚公移山中所有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作者简介:

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